贝青乔〔清代〕
日落无人境,停鞭借一椽。滩明流月碎,峰黑裹松圆。
凄绝猿声里,凉生虎气边。残黎家荡尽,何处哭苍烟。
贝青乔
贝青乔(1810~1863)清代晚期杰出爱国诗人。字子木,号无咎,又自署木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晚清诸生,出身低层士人家庭。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投效奕经军幕,参加浙东抗英斗争,写下《咄咄吟》一百二十首绝句。同治二年(1863)赴直隶总督刘长佑之聘,卒于北上途中。 国学家钱仲联称贝青乔、曾国藩、陈沆、郑珍与何绍基为道咸诗坛的五虎大将。严迪昌《清词史》称其为鸦片战争时期的“诗史型诗人”。
【仙吕】寄生草 感叹
查德卿 〔元代〕
殿前欢·楚怀王
贯云石 〔元代〕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 〔明代〕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龚自珍 〔清代〕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张元干 〔宋代〕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李弥逊 〔宋代〕
忍辱仙人春兴
丘处机 〔宋代〕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宋代〕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