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读史五首 其四
白居易 〔唐代〕
含沙射人影,虽病人不知。巧言搆人罪,至死人不疑。
掇蜂杀爱子,掩鼻戮宠姬。弘恭陷萧望,赵高谋李斯。
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人事虽可罔,天道终难欺。
明则有刑辟,幽则有神祗。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毛文锡 〔五代〕
念奴娇·天丁震怒
完颜亮 〔金朝〕
水龙吟·翠鳌涌出沧溟
施岳 〔宋代〕
梦江南·昏鸦尽
纳兰性德 〔清代〕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
清平乐
李好古 〔宋代〕
一剪梅(送晁驹父)
石孝友 〔宋代〕
青玉案(寿季永弟)
吴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