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记鸾笺写韵,凤曲游仙,小住文箫。阁外山如画,试弓腰步屧,来看江涛。
画阑旧时曾倚,香气未全销。怕一角斜阳,春人去后,红得无聊。
檀奴惯离别,几陌上花开,江上萍飘。丞相祠堂在,似元都观冷,慵问栽桃。
青丝上头,千骑无福比韦皋。渐老了周郎,负他初嫁人姓乔。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居
宋方壶 〔元代〕
谒金门·春欲去
施绍莘 〔明代〕
卜算子·赠妓
谢直 〔宋代〕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萨都剌 〔元代〕
阳春曲·赠海棠
徐再思 〔元代〕
江神子
刘镇 〔宋代〕
点绛唇
陈允平 〔宋代〕
南歌子(圣节前三日小集于尉厅)
姚述尧 〔宋代〕
祝英台(晚春)
程垓 〔宋代〕
青玉案(压波觞客)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