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一念正时便是惺,要知念处也无情。无情知见真知见,到了参前即性灵。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白居易 〔唐代〕
种桃杏
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元代〕
好事近·分手柳花天
陈维崧 〔清代〕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余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宋代〕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夏完淳 〔明代〕
谒金门·秋已暮
牛希济 〔五代〕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刘迎 〔金朝〕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元好问 〔金朝〕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