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宋代〕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凭阑人 香印
徐再思 〔元代〕
【越调】小桃红_四公子宅赋
马致远 〔元代〕
小重山·端午
舒頔 〔元代〕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思帝乡·花花
温庭筠 〔唐代〕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 〔唐代〕
阮郎归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