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唐代〕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陈亮 〔宋代〕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元好问 〔金朝〕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和凝 〔五代〕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鱼游春水(神泉春日赋)
吴泳 〔宋代〕
鹧鸪天(初夏试生衣,而婉卿持素扇索词,因作此书于扇上)
赵长卿 〔宋代〕
谒金门(和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