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清代〕
峭寒剪剪风如水,又乱飐、花阴碎。月明桥上玉阑干,曾见凭春罗袂。
好天凉月,依然昨夜,只是人憔悴。
当时何限风流地,尽赚得、销魂计。年来对酒怕闻歌,换了疏狂身世。
分明襟上,唾花醉粉,都作今朝泪。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童趣
沈复 〔清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中吕】满庭芳_春情传杯弄
张可久 〔元代〕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乔吉 〔元代〕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 〔元代〕
更漏子·本意
王夫之 〔明代〕
转调二郎神·闷来弹鹊
张孝祥 〔宋代〕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温庭筠 〔唐代〕
酒泉子·日映纱窗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