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元代〕
莲壶漏转铜龙泣,露压香尘玉阶湿。欲理残妆唤镜来,恰在石榴花下立。
犀梳未整宝钗偏,绿鬟娇𩯚芙蓉烟。孤鸾飞入月中去,离愁脉脉空婵娟。
徐贲
(1335—1393)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双调】庆东原_江头即事低
曹德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张可久 〔元代〕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 〔五代〕
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牛希济 〔五代〕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 〔金朝〕
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李存勖 〔唐代〕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李弥逊 〔宋代〕
点绛唇·小院新凉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