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穆丈出石庵相国书庐山记卷子书后

何绍基 何绍基〔清代〕

忆昨泊浔阳,蹑屩登庐山。中途乃却走,风雨相追奔。

飘飘清夜梦,长绕香炉烟。扁舟捷于鹭,拍浪栖吴门。

觥觥林丈人,持节抚此民。威惠既摩刜,文章括流源。

银烛为我张,酒杯能使温。图史出奇{匚曶},手眼罗球珍。

就中书律精,批引劳绳斤。为言当代笔,惟有东武尊。

欣然出缇袭,相与参骨筋。横帧若云舒,细字宛珠连。

真韵澹逾即,古光深可扪。渊哉书意远,气如敷浅原。

颉颃五岳形,吐纳九派川。知其心手际,涵抱气化元。

适然写此记,意象宛肖焉。心神我已移,面目喜遇真。

平生嗜八法,颇亦厌拘牵。安得万里景,归此一捥悬。

行观海门潮,更袖岱岳云。登峰欲造颠,𣶮水当求津。

请看汶领游,谆谆果其缘。山阴有法乳,何日许重论。

何绍基

何绍基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著。

猜您喜欢
赏析

西江月 其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

管领群臣来贺。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太宗吞蝗

吴兢吴兢 〔唐代〕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姚燧 〔元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赏析

鹧鸪天·席上作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折花枝

俞彦俞彦 〔明代〕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迁莺·晓月坠

和凝和凝 〔五代〕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帷。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
春态浅,来双燕,红日渐长一线。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牛峤 〔唐代〕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赏析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朱彝尊朱彝尊 〔清代〕

吴绫白,偏爱缝双袖鸦翎黑。
多应北里新妆,怕堕寻常标格。
微风帘额,看露叶,中庭尽秋色。
记鳞鳞,月底疏云,曾照勾阑吹笛。
一自细马驮归,剩罗帕、当时别泪偷拭。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枉飞度、河桥山驿。
想柳外、高楼长如昔。
更何年,并坐穿针?
六度凄凉今夕。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赏析 注释 译文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柳永 〔宋代〕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鸟 一作:岛)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 2023 全齐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