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元代〕
海南草树四时绿,至刚独有槟榔木。刻作仙人九节杖,昆吾之刀削玄玉。
吴人沈傅师,腹撑书与诗。跫然念我老,赠此珊瑚枝。
入手岂独扶持力,老蛟虽瘦铁作脊。何况提携指爪间,玄冥侧身避正色。
朝敲邻扉看竹去,邻翁指示三叹息。此枝曾被猩猩攀,酒痕尚留枝节间。
灵药结作鸡心核,蛮唾噀成花乳殷。老夫方将东入海,撑拄残骸谒真宰。
就中可有安期在?杖头挑得枣归来,分饷傅师寿千载。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浣溪沙·这里裁诗话别离
辛弃疾 〔宋代〕
无题二首 其二
李商隐 〔唐代〕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公子重耳对秦客
佚名 〔先秦〕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
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南吕】阅金经 春游
鲜于必仁 〔元代〕
【中吕】迎仙客_湖上镜出匣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寨儿今_春晚次韵红
江城子·斗转星移玉漏频
和凝 〔五代〕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啼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南乡子·新月上
李珣 〔五代〕
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文廷式 〔近现代〕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厉鹗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