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清代〕
临淄即墨天下闻,斗鸡走狗纷如云。我来作客喜结构,唇舌不减楼君卿。
银花之脯八带鱼,主人邀我饮半醺。当筵少年击鼍鼓,更一少年袒臂舞。
足下红锦靴,腰间五绝组。手持一丸摩云端,一丸未落复一丸。
双丸将落承以顶,须臾重入云中看。更出七丸在肘后,两手承蜩左复右。
旁有少年拍手嗤,大言此技安足奇。摩顶至地身倒悬,以足弄丸目不施。
七丸上下声相击,击声一依鼓为节。是时我醉不欲眠,纷纷罗袖屏前列。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元好问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田家
贯云石 〔元代〕
青门饮·寄宠人
时彦 〔宋代〕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纳兰性德 〔清代〕
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周邦彦 〔宋代〕
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温庭筠 〔唐代〕
卜算子·千古李将军
辛弃疾 〔宋代〕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滴滴金(晚眺)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