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红毛毡
蒲松龄 〔清代〕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张可久 〔元代〕
【商调】集贤宾_咏柳忆别恨
乔吉 〔元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五代〕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沁园春(送宗人景召游姑苏)
陈人杰 〔宋代〕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