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唐代〕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汉江临汎
王维 〔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越调】斗鹌鹑 寄别
李邦基 〔明代〕
齐天乐·萤
王沂孙 〔宋代〕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
刘过 〔宋代〕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宋代〕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严羽 〔宋代〕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邓廷桢 〔清代〕
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
温庭筠 〔唐代〕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白居易 〔唐代〕
渔父词(其二)
王谌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