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城头曾筑小方台,四望长空万象恢。今日荒墟惟草色,春风依旧有情来。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 两松自仙游山移植县厅。
白居易 〔唐代〕
臧僖伯谏观鱼
左丘明 〔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中吕】阳春曲_坐听西掖钟
薛昂夫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清江引·立春
贯云石 〔元代〕
醉妆词·者边走
王衍 〔五代〕
解语花·梅花
吴文英 〔宋代〕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刘克庄 〔宋代〕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 〔宋代〕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