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汉将承恩意气多,楼船十道下牂牁。怜君本自山东妙,更许何人系尉佗。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天柱峰
白居易 〔唐代〕
楚人养狙
刘基 〔明代〕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曹德 〔元代〕
【中吕】喜春来_亲登华岳悲
张养浩 〔元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蒋春霖 〔清代〕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
辛弃疾 〔宋代〕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渔家傲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