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如瞽者,山径贸贸去。歧路耸两肩,苍茫左右顾。
小心问路人,应答音龃龉。途遇香客李,暗空耀一炬。
导我选胜行,泉石历历数。既过莎萝坪,上方峰蓦竖。
定议先往游,少憩整部伍。选锋望峰进,少年兢起距。
笑我谢懦足,余勇吾贾汝。巉崖实面迎,侧石如相拒。
虽有铁绠垂,仰视退几步。如士初从军,即与巨敌遇。
未尝习刺击,安得不悚惧。前者既跻攀,腾身余自鼓。
手足先后移,一失不复取。闻昔万历初,锁断堕几许。
四十有八人,于此跌成腐。倚壁为长叹,游兴宁少沮。
吴秦三千里,容易到此土。肯效羊公鹤,当场不复舞。
志一则气从,斯须过险阻。岩花纷缀邑,实立见松树。
鸟道出没盘,石洞云霞伫。徙倚望同游,便捷如猱鼠。
回头招我上,绵力分外努。十里跻峰巅,倒地伸两股。
喘定舒望眼,颓阳促去侣。纷纷缘崖下,寥廓湛天宇。
峰色泥孤客,高寒难久住。踉跄逐残照,峥嵘踏旧路。
徒惊上下劳,不见登临趣。恍惚梦中游,醒不知其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沫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