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明代〕
国风兴淇竹,易繇云介石。我思千载人,时能践其迹。
武公之德不可忘,周公之辞何孔章。乃知在意不在画。
无盐底须脂粉妆。马生沈生我湜籍,颇知好古循规则。
椎凿不斲太古心,霜雪宁凋岁寒色。别来又见秋风凉,相思之情江水长。
为书古道用相勉,愿视竹石同羹墙。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商调】百字知秋令
王和卿 〔元代〕
绛蜡残半明不灭寒灰看时看节落,沉烟烬细里末里微分间即里渐里消。碧纱窗外风弄雨昔留昔零打芭蕉,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唧唧寒蛩闹,惊回幽梦丁丁当当檐间铁马敲。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只被这一弄儿凄凉断送的愁人登时间病了。
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 〔元代〕
【正宫】小梁州_篷窗风急雨丝丝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宋代〕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纳兰性德 〔清代〕
女冠子·含娇含笑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鹊桥仙(寿赵帅)
李仲光 〔宋代〕
踏莎行(中秋玩月)
毛滂 〔宋代〕
蝶恋花(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