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张可久 〔元代〕
【正宫】醉太平_题情离情厮
乔吉 〔元代〕
满路花·冬
张淑芳 〔宋代〕
转应曲
杨慎 〔明代〕
梦江南·昏鸦尽
纳兰性德 〔清代〕
六丑·落花
周邦彦 〔宋代〕
忆江南·春去也
刘禹锡 〔唐代〕
沁园春·孤鹤归飞
陆游 〔宋代〕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李煜 〔五代〕
临江仙(南楼席上寿张守)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