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泪尾弹潮,眉心拥岫,短篷江上。红桥画舫,曾听杜娘秋唱。
到而今、青衫未乾,盟鸥学得飘零样。似小楼听雨,残筝短烛,梦昏罗帐。
事往。成惆怅。又换了年时,卖花门巷。蘋洲打桨,剩有冷鸳堪傍。
那知人、吹瘦玉箫,情天老去秋无恙。但舞枫、一叶题红,带愁遮断港。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沉醉东风_秋景挂绝壁
卢挚 〔元代〕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范成大 〔宋代〕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代〕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发底青青无限春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唐多令
张林 〔两汉〕
渔父词(其七)
王谌 〔南北朝〕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王质 〔唐代〕
满庭芳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