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珽〔元代〕
白珽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古风其三十六
李白 〔唐代〕
燕支行
王维 〔唐代〕
官牛
白居易 〔唐代〕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司马季主论卜
刘基 〔明代〕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近现代〕
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牛希济 〔五代〕
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韩偓 〔唐代〕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