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元代〕
漏壶皆古制,此制独精奇。昔自远公创,今传燕地规。
范金筒有量,剡木箭相宜。翠盖旁承注,芳心递转移。
潜机分昼夜,浮刻定干支。颇忆仙人掌,还疑太华池。
警更严国典,嘑旦肃官仪。淮甸谯楼丽,韩铭款识垂。
绣衣朝发令,编户业趋时。祇恐徵书促,听筹觐玉墀。
周伯琦
(1298—1369)饶州人,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周应极子。幼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顺帝至正中累迁参知政事,招谕平江张士诚,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诚灭,乃归,寻卒。仪观温雅,博学工文章,尤以篆隶真草擅名。有《说文字原》、《六书正讹》等。
谒金门·山共水
辛弃疾 〔宋代〕
【越调】小桃红_湖亭秋夜锦
张可久 〔元代〕
【仙吕】后庭花破子_柳叶黛眉愁
孙梁 〔清代〕
柳叶黛眉愁,菱花妆镜羞。夜夜长门月,天寒独上楼。水东流,新诗谁寄,相思红叶秋。
南乡子·岸远沙平
欧阳炯 〔五代〕
玉楼春·东山探梅
刘镇 〔宋代〕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 〔宋代〕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陌上花·有怀
张翥 〔元代〕
祝英台近·晚春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