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答余叔良和韵
辛弃疾 〔宋代〕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双调】庆东原_海来阔风波
张养浩 〔元代〕
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
张可久 〔元代〕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马致远 〔元代〕
生查子·情景
姚宽 〔宋代〕
木兰花慢(清明后赏牡丹)
姚云文 〔宋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唐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