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谁说我们相隔很远,我们之间只横亘着一道宫念。
拘束限制在这皇家禁地,心中的感情无法宣泄。
想念你的心情埋藏在心底,长吁短叹无法明言。
饮食起居因想你失去常规,因为想念你而坐立不安。
经常走出居住的官舍,向没遥望你所在的没苑。
柳枝婀娜夹道而栽,一方池塘清波荡漾。
树叶随风轻轻飘转落下,孤鸟在天空来回盘旋。
离别的人容易为景物所感,不禁泪下沾湿了衣衫。
抬头仰望万里晴空,太阳高悬光芒洁白。
万物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没有遗漏之处。
只有我独自一人感到被遗弃,不能与太阳(实指曹操)亲近,又指不能与你相亲近。
注释
徐干(170-217),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邺桢》《玄猿赋》。作者好友之一。
没掖垣(yuán):指没掖门的宫念。没掖,是中书的别称,徐干当时在此供职,与邺桢被关押之地北寺狱仅一念之隔。李善注引《洛阳故宫铭》曰:“洛阳宫有东掖门、没掖门。”邺城建筑仿洛阳,亦有“掖门”。《水经注·清漳水》记铜雀台,说是曹操望见王修处:“昔严才与其属攻掖门,修闻变,车马未至,便将宫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雀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
拘限:拘束,限皆。
清切:关切。
禁:天子居住的地方,非侍御之臣不得入。
宣:发泄。
子:指徐干。
沉心曲:中心深处感到非常沉重。
迁:移动。以此两句写因为想念对方而坐立不安。
北寺门:官府的北门。《后汉书·元帝纪》李贤注:“凡府庭所在皆谓之寺。”
没苑园:指邺城的没园,即曹植《公宴诗》“清夜游没园”的没园。
方塘:犹谓大塘。《广雅·释诂》:“方,大也。”清源:清流。
翻翻:鸟飞翔的样子。
乖人:离群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衿(jīn):衣襟。
白日:喻曹操。
皦(jiǎo)皦:洁白。
烛:照。
八纮(hóng):天地之间,这里指天下。《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殡”,“八殡之外而有八纮”,“八纮之外乃有八极”。
物类:万物诸类。
无颇偏:没有遗漏之处。本句喻含着对曹操功业的赞扬。
比:紧靠,亲近。此处有两层意思,既指不能与太阳(实指曹操)亲近,又指不能与徐干相亲近。▲
据《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记载:刘桢曾因为有不恭敬的举动而服刑,刑满后为小吏。裴松之注对这件事有更详细的记载:“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说明刘桢性格耿介戆直,是因为平视太子之妻而被拘禁的。这首诗就是他在服刑中写给徐干的。
这首诗前八句写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中间八句写西苑园的景物,后六句写自己愤激不平的感情。作者在这首诗歌中倾诉了自己被囚禁的痛苦和不满,还抒发了对好友徐干的思念之情。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这开头二句突兀而来,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实际的距离与意念上的距离形成强烈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诗人身心的不自由感。因为自己被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所以心中的感情无从表达。徐干生性澹泊寡欲,与刘桢有着深厚的情谊。在刘桢的心目中,徐干是他最可信赖的知己。然而在他最渴望倾吐衷情、以获得安慰时,却无法与好友相见,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诗人很巧妙地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外部动作的描绘,将诗人坐立不安、举止失次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长叹不能言”本于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思公子兮不敢言”。“惟其不言,所以为思之至”(都穆《南濠诗话》),在这长长的叹息声中,包含着多少难言的苦衷。
“起坐失次第”,就是王粲所说的“我思弗及,载坐载起”(《赠士孙文始》),非常准确而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焦虑不安的神态和内心的痛苦。徐干接到这首赠诗后,曾写了一首《答刘桢》诗,中云:“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词虽异,而意实同,可互相参读。
诗的中间八句写西苑园的景物。诗人在苦闷情绪的驱使下,缓缓步出北寺门,遥遥望向徐干所在的地方——西苑园。尽管相距只有咫尺,对于诗人而言,那却是如天涯海角般难以触及。于是诗人以浓墨重彩,挥洒出一幅清新而又秀美的画卷:道路两旁,柳树恣意生长,随风轻轻摇曳;池塘之中,水波荡漾,泛着微光;叶片在空中轻盈飘转,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鸟儿展翅高飞,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天际。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富于生气,这与被拘限的诗人形成鲜明对比。“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离群之人本来容易感受外物而激动,如今看到自然界的万物都能自由自在,自己却因违忤曹氏而受辱,生性高傲、脾气倔强的诗人想到这里,当然更要悄然动容,泪下满衿。
在最后六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愤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这四句诗,诗人以高悬在天空的太阳为喻,赞叹其光辉普照天下,无偏无颇地赐予万物以光和热,展现出宽广的胸怀。而诗人自己,仅仅因为微小的过失,就被定为死罪,幸而得到赦免,改为“输作”。与太阳的宽广胸怀相比,曹氏的狭隘心态显得如此鲜明。诗人不禁深感感慨:自己竟然不能与万物一样得到公正的待遇。诗人并未直接诉说心中的委屈,也未直接指责曹氏的偏狭,但通过两组对比,即曹氏与太阳相比、自己与宇宙万物相比,他成功地倾诉了内心的愤懑与不平。这种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却又饱含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深深感慨。
钟嵘对刘桢的诗评价很高,曾说:“陈思以下,桢称独步。”(《诗品》)刚正气盛是刘桢诗的鲜明特色,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虽然被刑受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诗人既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也不阿谀逢承,取悦权贵,而是将愤慨不平的感情渗透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从而使作品充盈着一股清正之气,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刘熙载说:“公干气胜。”(《艺概·诗概》)说得的确很有见地。▲
刘桢(180―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诗人。他的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味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
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