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崧〔元代〕
土山戴石石角倾,偃树杂出如幢旌。青天微茫晓色动,雨气合沓千峰晴。
野桥西边有村路,之子鸣鞘踏云去。重岩花发似闻香,隔水莺啼不知处。
东南连年飞战尘,如此山水何清新。石田到处长荆棘,岂有荷耒春耕人。
我昨西游登武姥,手抉云霞望仙府。把酒忽逢东海生,醉卧溪南紫萝雨。
紫萝阴阴覆岩扉,十日寻幽行未归。云峰流泉半空落,六月飞雪沾人衣。
拂衣归隐知何日,却对画图心若失。不闻流水渡溪还,时见浮云向山出。
怀哉桃花修竹林,江海秋高烟雾深。岂无耕钓在田野,谁识悠悠沮溺心。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重登科
杜牧 〔唐代〕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辛弃疾 〔宋代〕
臧僖伯谏观鱼
左丘明 〔先秦〕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世无良猫
乐钧 〔清代〕
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 〔元代〕
【正宫】醉太平_春情乌云髻
普天乐·西湖即事
南浦·春水
王沂孙 〔宋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柳含烟·御沟柳
毛文锡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