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依然浊酒竹林傍,那道穷途便不狂。白眼生平君自见,可能容易入山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双调】清江引_独酌玉笛一
张可久 〔元代〕
蝶恋花·几股湘江龙骨瘦
金章宗 〔宋代〕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宋代〕
苏武慢·寒夜闻角
况周颐 〔清代〕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辛弃疾 〔宋代〕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唐代〕
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
石孝友 〔宋代〕
醉蓬莱(寿)
张元干 〔宋代〕
孤雁儿(有尼从人而复出者,戏用张子野事赋此)
程垓 〔宋代〕
南歌子(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