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帘外群山当画屏,白云如水度中庭。松花落径无人扫,失却莓苔一半青。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阴饴甥对秦伯
左丘明 〔先秦〕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王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张鸣善 〔元代〕
【双调】行香子
马致远 〔元代〕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上女 〔宋代〕
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葛立方 〔宋代〕
一叶落·泪眼注
朱彝尊 〔清代〕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纳兰性德 〔清代〕
渔家傲
邹浩 〔南北朝〕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渔父词(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