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历开三祀,琼章集万神。苍龙回插子,玉兔候交辰。
潞水丹腾渚,壶关气接旻。道传莘野正,学比傅岩醇。
帝运昌文统,师臣秉国钧。清宫高赞画,潜邸旧经纶。
意得超今古,才雄异等伦。春浮霞错落,秋映玉嶙峋。
三执中书柄,重开大国畇。黄钟阳脉脉,瑶圃雾氤氤。
仙鼎神膏秘,宫壶掌露真。恩醲锡麟脯,味薄谢猩唇。
瞳碧光流漆,颜红色耀银。垂绅凝泰岳,设席陋平津。
手挈重华古,心追贞观新。至人专上寿,八表乐同仁。
非虎耆年并,犹龙祖谱亲。息深忘蝶化,机静狎鸥驯。
荡荡心无竞,肫肫俗易淳。极知调鼎餗,不惜污车茵。
竹帛千年事,桑麻万里春。管商谋可鄙,房杜迹尝遵。
斟酌扶元气,弥缝护国珍。倚风怜竹弱,听雪喜松皴。
玉署亲裁诏,青蒲独奉宸。蜀江移戍罢,浙土减租匀。
榻净唯乌几,堂虚且角巾。手挥廷下吏,目送幕中宾。
习隐时思许,题诗尚忆秦。黍田溪溜溜,花坞涧粼粼。
问俗停车缓,贪贤倒屣频。药囊储赤箭,水鉴彻青蘋。
沧海收毫末,空林绝隐沦。籍功文馆定,约法论堂询。
出处关吾道,安危佩一身。政须陈蹇蹇,直与纪麟麟。
绩艺惭班马,抽才颂甫申。占天徒有管,望冶眇无垠。
阅岁桃成实,知年海拂尘。扶疏惭小草,葱茜托灵椿。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