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春雨消路尘,春风散林缬。荡荡长安门,客子千万辙。
城阴有一士,淡食羹不啜。采彼松上露,煮石化晴雪。
沈冥护真性,觞至那复说。向来舌本淡,今作耳根热。
维南有樛枝,岩溜滋百结。在德良自防,居屯讵为折。
念此长夜深,寒光吐残月。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浔阳三题 并序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正宫】塞鸿秋 代人作
贯云石 〔元代〕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冯延巳 〔五代〕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南歌子·岸柳拖烟绿
张泌 〔唐代〕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邓剡 〔宋代〕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萨都剌 〔元代〕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 〔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