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宋代〕
嵯峨三神山,仙圣之所居。芝草布庭阙,霞光曳衣裾。
渴饮碧玉浆,饥餐紫琳腴。霓旌冉冉下,彤楼拥鸾舆。
青童启藏室,帝命校宝书。齐心始能读,字字皆玄枢。
朗咏以相授,灵风舞神鱼。天远靡得闻,何以能启予?
空嗟珊瑚日,照耀金芙蕖。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越调】小桃红_当时罗帕写
周文质 〔元代〕
【中吕】卖花声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普天乐_别情一点志
【双调】夜行船_天地之间人
马致远 〔元代〕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近现代〕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 一作:俗夫,磨折 一作:折磨)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宋代〕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 〔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闺情
李清照 〔宋代〕
水龙吟(庚寅寄远)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