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唐代〕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越调】凭阑人 香印
徐再思 〔元代〕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
刘基 〔明代〕
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张孝祥 〔宋代〕
乌夜啼·春思
赵令畤 〔宋代〕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菩萨蛮·秋闺
徐灿 〔清代〕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清代〕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沁园春(春寒)
徐宝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