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等閒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元代〕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
白朴 〔元代〕
凤箫吟·锁离愁
韩缜 〔宋代〕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现代〕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佟世南 〔清代〕
点绛唇·饯春
王鹏运 〔清代〕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纳兰性德 〔清代〕
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周邦彦 〔宋代〕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