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斜枕山庭垂柳阴。花边槛上自鸣禽。纱窗隔梦午屏深。
酒泻蛆牙冰启瓮,茶潆蟹眼雪披襟。鸦黄淡扫晚妆临。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越调】柳营曲 金陵故址
查德卿 〔元代〕
天净沙·江亭远树残霞
吴西逸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雨霖铃·槐阴添绿
晁端礼 〔宋代〕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朱彝尊 〔清代〕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清代〕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硬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归国谣·双脸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