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清代〕
乍闻亟相徵从事,果见元戎莅草堂。九诣谁讥刘尹薄,一家未为武安忙。
到门鉴我心如水,谋国怜君鬓渐霜。云雾江天长寂寞,何缘辨取客星光。
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曾创办“苍霞精舍”——今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砚眼
冯梦龙 〔明代〕
【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
张可久 〔元代〕
江城子·帐里鸳鸯交颈情
和凝 〔五代〕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邵瑞彭 〔近现代〕
上行杯·草草离亭鞍马
孙光宪 〔五代〕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宋代〕
相见欢(薄霜)
王质 〔唐代〕
南歌子(圣节前三日小集于尉厅)
姚述尧 〔宋代〕
蝶恋花(神仙十首)
张抡 〔宋代〕
浣溪沙(九月十二夜务亭作)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