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高山峨峨,流水洋洋。躬耕百年,奉我高堂。左列图书,右侍姬姜。
寄形区中,若存若亡。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白居易 〔唐代〕
形骸僶俛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
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述怀
苏轼 〔宋代〕
渔家傲
邹浩 〔南北朝〕
声声慢(寿六十一)
彭子翔 〔宋代〕
沁园春(题西宗云山楼)
刘镇 〔宋代〕
疏影
陈允平 〔宋代〕
忆秦娥
张孝祥 〔宋代〕
浣溪沙(同前)
菩萨蛮
梅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