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立马函关,看古帝王州无恙。问何处旗亭睹酒,双鬟曾唱。
紫塞三千杨柳路,黄河一半桃花浪。更西风、驴背古长安,增惆怅。
金鉴录,怀贤相。玉关曲,思名将。记几番搔首,定军山上。
割据风云王霸气,河山面目英雄样。听大江、流尽古今秋,声悲壮。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辛弃疾 〔宋代〕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 〔元代〕
鹧鸪天·谁伴闲人闲处闲
段成己 〔金朝〕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 〔宋代〕
临江仙·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无漏子假躯
丘处机 〔宋代〕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纳兰性德 〔清代〕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 〔唐代〕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满江红·敲碎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