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铁瓮楼船,银山戍鼓。江南江北愁来路。断霞鱼尾画金焦,残阳鸦背分吴楚。
三十功名,万千词赋。英雄才子俱尘土。佛狸祠下听潮回,垂虹桥上呼秋去。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列御寇 〔先秦〕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柳宗元 〔唐代〕
【越调】小桃红_当时罗帕写
周文质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湖上瘿杯,
张可久 〔元代〕
【中吕】喜春来_六艺礼夙兴
马致远 〔元代〕
行香子·秋入鸣皋
许古 〔宋代〕
水调歌头·赋魏方泉望湖楼
吴文英 〔宋代〕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临江仙·寒柳
陈维崧 〔清代〕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赤枣子·风淅淅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