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拥溪水,溪响无朝昏。农夫荷锄倦,独倚秋树根。
顾我田畴好,念我桑麻繁。脉脉不能语,感兹风雨恩。
风雨岁时熟,古俗今犹存。遥指烟生处,亲戚满前村。
稚子驱鸡犬,夜来忘闭门。何以酬清时,努力从田园。
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
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
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泻。击鼓赛先农,调瑟娱方社。
何必桃花源,此境足潇洒。风尘久误人,我岂悠悠者。
新晴土膏动,原上春草生。陂塘引涧壑,活活春水鸣。
桑阴悦好鸟,布谷时一声。夜来饱饭牛,朝来从耦耕。
耦耕一畦毕,淡泊心无营。偶然召邻叟,索取壶觞倾。
高谈视天壤,把酒欢平生。面无忧喜色,胸无宠辱情。
始知于陵子,灌园逃公卿。
(1637—1708)安徽桐城人,字敦复,号乐圃。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充会试正考官。为官敬慎,卒谥文端。有《恒产琐言》、《笃素堂诗文集》等。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雨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犯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