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烟水秋茫茫,静海寺外千帆樯。眼前江水等一勺,寺僧为我谈西洋。
荷兰真腊久入贡,雄心未餍明文皇。刑余之臣佐远驭,戈船直指西南荒。
从行白骨掷海岸,九死归来头亦霜。大共小球侈王会,明珠犀象盈归装。
奇珍钜万不暇数,龙骧万斛堆沈香。请看入门第一殿,以香为柱香为梁。
游人传诵五百载,手摩鼻嗅怜芬芳。稽首净土信香国,此公所到真天堂。
我闻僧语色不许,喜功好大无纯王。穆满瑶池不足信,《春秋外传》讥白狼。
史公微文大宛传,张骞广利谋非臧。何况魁柄假阍寺,远人不来专出疆。
千寻梁栋足瞻仰,万人汗血谁怜伤。更看铜鼎万钧重,雷纹古篆追周商。
洪熙元祀郑和造,益知货宝归貂珰。委鬼逆焰屋明社,永乐作俑堕乾纲。
兵部册籍可一炬,良臣卓识邦家不。语僧勿祀马三保,读史吾钦刘职方。
潘德舆(1785~1839)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字彦辅,号四农,别号艮庭居士、三录居士、念重学人、念石人,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性至孝,屡困州举。道光八年,年四十余,始举乡榜第一。大挑以知县分安徽,未到官卒。诗文精深,为嘉、道间一作手。有《养一斋集》。弟子以鲁一同最著名。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