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清代〕
名山如胜友,未见意难忘。即事得馀隙,扁舟下夕阳。
閒情恋云水,浪迹暂家乡。身世何终极,空嗟去日长。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南吕】金字经_晓来春匀透
贯云石 〔元代〕
满江红·翠幕深庭
吴文英 〔宋代〕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王恽 〔元代〕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戏题村舍
辛弃疾 〔宋代〕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南歌子(呈府判删定黄子升)
姚述尧 〔宋代〕
临江仙(九日)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