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樱桃子熟竹初肥。南园昼启迟。蜂房滤粉暗成脾。
画垣生绿衣。
蒲雨涨,柳桥低。秋千深院迷。杜鹃啼歇最高枝。有人还未归。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双调】庆东原_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清代〕
汉宫春·着破荷衣
赵汝茪 〔宋代〕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清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宋代〕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李煜 〔五代〕
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真珠帘(栽竹)
王质 〔唐代〕
渔家傲
陈允平 〔宋代〕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