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明代〕
瘴海氛多晓亦寒,维舟更识主恩宽。放怀到处青山外,幽梦那知白日残?
别酒闻歌还障袂,除书拭目听弹冠。人间薏苡容身易,天汉风波把舵难!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
和吴克明
辛弃疾 〔宋代〕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 〔唐代〕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双调】乔牌儿
关汉卿 〔元代〕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元代〕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小桃红 花篮区髻
徐再思 〔元代〕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 〔宋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
和凝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