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南北朝〕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渡河到清河作
王维 〔唐代〕
汎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辛弃疾 〔宋代〕
获麟解
韩愈 〔唐代〕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寄生草·饮
白朴 〔元代〕
柳含烟·隋堤柳
毛文锡 〔五代〕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李煜 〔五代〕
阮郎归
廖刚 〔宋代〕
浣溪沙(九月十二夜务亭作)
毛滂 〔宋代〕
八声甘州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