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如闻珍重疏閒情,为遣安车遂晚荣。海上青山归旧隐,篱边黄菊待遄征。
衣冠愿谢明时事,功德长垂君子名。无限观人多下泪,追攀不复驻高旌。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
卢挚 〔元代〕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乔吉 〔元代〕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宋代〕
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欧阳修 〔宋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丙子立春怀内)
刘镇 〔宋代〕
夜游宫
陈允平 〔宋代〕
太平欢(圣节赐宴)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双柑扇)
蝶恋花(神仙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