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秋高凭远色,为送武昌行。画省名原重,参藩位不轻。
江楼千里目,湘竹四时情。试发郢中倡,应希和者声。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中吕】迎仙客_湖上镜出匣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游上花台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马致远 〔元代〕
四块玉·浔阳江
水调歌头·中秋
米芾 〔宋代〕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宋代〕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叶梦得 〔宋代〕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宋代〕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宋代〕
南歌子(时方自佥厅会议催科,事罢即作此游)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