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独抱清砧冷,那堪捣夜阑。泪飘双杵落,愁绝一灯残。
烟月闺中趣,风霜塞上寒。年年空寄远,相忆恨漫漫。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白洋潮
张岱 〔明代〕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马致远 〔元代〕
解语花·云容冱雪
施岳 〔宋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宋代〕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周邦彦 〔宋代〕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 〔唐代〕
女冠子·含娇含笑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点绛唇·红杏飘香
苏轼 〔宋代〕
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