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人人不识,半生清福世难匹。出门不问阴与晴,两鬓蓬松常戴笠。
路行不问平与陂,两脚踉踾惟着屐。彳亍岂畏行泥中,褰衣却似防荆棘。
茫茫天地大如许,尔状胡为偏局蹐。共说前身是岁星,目光烱烱能射人。
便便腹中何所有,有物不合时人情。相逢开口但长笑,如狂如醉如顽冥。
年过半百未为老,自叹避人胡不蚤。徬徨四顾将何之,土木形骸殊潦倒。
岂从湘水问三闾,岂向商山寻四皓。接舆荷蒉岂尔徒,易羖饭牛何足道。
有母有子且有孙,饘粥有田居有村。独无朋友及兄弟,一形一影相盘桓。
无名无字并无姓,不衣不履亦不冠。非儒非老复非佛,寤寐周孔怀玙璠。
有时焚香读内景,有时合掌皈空门。好水好山时汗漫,渔人□泽耕让畔。
入群鸟兽皆不惊,爱憎何事犹相半。人之君子人小人,呼马呼牛那可问。
此图一出满堂哄,亦知状貌非凡庸。庙廊城市无此辈,烟霞丘壑时能容。
按图试去问老圃,老圃不识问老农。溪边老渔拍掌问,戴笠着屐来何从。
春梦婆子却惊答,可是学士苏坡翁。世人争欲问其状,暗中模索难为工。
清福古今只有两,是耶非耶将无同。吁嗟乎,是耶非耶将无同,东坡老子西园公。
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难,二曰法授圣,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实具兹道以立于世,故孔子述六经之旨,尤殷勤焉。
当纣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进死以并命,诚仁矣,无益吾祀,故不为。委身以存祀,诚仁矣,与亡吾国,故不忍。具是二道,有行之者矣。是用保其明哲,与之俯仰;晦是谟范,辱于囚奴;昏而无邪,隤而不息;故在易曰“箕子之明夷”,正蒙难也。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周人得以序彝伦而立大典;故在书曰“以箕子归作《洪范》”,法授圣也。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化及民也。率是大道,丛于厥躬,天地变化,我得其正,其大人欤?
呜乎!当其周时未至,殷祀未殄,比干已死,微子已去,向使纣恶未稔而自毙,武庚念乱以图存,国无其人,谁与兴理?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
唐某年,作庙汲郡,岁时致祀,嘉先生独列于易象,作是颂云:
蒙难以正,授圣以谟。宗祀用繁,夷民其苏。宪宪大人,显晦不渝。圣人之仁,道合隆污。明哲在躬,不陋为奴。冲让居礼,不盈称孤。高而无危,卑不可逾。非死非去,有怀故都。时诎而伸,卒为世模。易象是列,文王为徒。大明宣昭,崇祀式孚。古阙颂辞,继在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