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枯树赋

庾信 庾信〔南北朝〕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殷仲文英俊多才,温文尔雅,声名传遍天下。当晋朝末年世道时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把他外放为东阳太守。他因此而感到很不得志,常常怏怏不乐,曾顾视庭前的槐树而叹息说:“这棵树的枝干分散剥落,看来是毫无生机了!"

  譬如白鹿塞坚贞的古松,雍州南山神奇的梓树,根深叶茂,气势磅礴,与山崖内外结成一体。但桂树却枯死了,梧桐也凋败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它们当初是从很远的地方(三河),从很广阔的园田里移植而来的。它们虽然在汉魏帝王的建始殿前开花,在睢阳梁孝王的东苑里结果。它们虽然能随风发出嶰谷乐器般的声响,枝条拂动而形成《云门》似的舞姿;虽然有凤凰携带幼雏聚集于树上,有鸳鸯围绕左右比翼双飞,不过它们临风怀想,难以忘记故乡的鹤鸣;对月叹息,又好像是听到了三峡的猿啼。也有些弯曲结疤,上下缠扭的树木,树干粗短得如同蹲在地上的熊虎,枝条柔弱得好像出没嬉水的鱼龙。然而这样无用的树木却被用来制作山形的斗拱,藻绘的梁柱,使匠石看了大吃一惊,公输见了迷惑不解。初步雕凿成型后,竟还要用刻刀做进一步加工,或雕上有鳞有甲的祥龙,或刻成有角有牙的瑞兽。一层层灿烂如碎锦,一片片娇艳如真花。色彩纷呈的花草树木,散布成一团团的云霞。

  说到松子、古度、平仲、君迁这类树木,茂盛挺拔,动辄有百顷之多,砍倒复生,往往有千年的树龄。有的树在秦朝曾受封过大夫的官职,有的树在汉朝曾与将军的名字连在一起。但不论是哪种树,它们无不受到苔藓和蕈菌的遮压,无不受到鸟雀和害虫的剥啄。在霜露的侵袭下它们不得不低眉垂首,在风烟的围剿中它们又不得不震颤乃至倒仆。东海一带有座神庙前种着白皮松,西河地区有棵枯干的桑树被奉为社神。北方用杨叶作为关塞的名称,南国又用梅根称呼冶铸的场所。淮南小山的辞赋讲过桂枝遭人攀折,刘琨的《扶风歌》也写过在松树下系马。又何止是在细柳设立过城防,在桃林修建过关塞。

  至于山水隔绝,流落在异地他方。被移动的大树流着眼泪,受伤的树根鲜血淋漓。枯死的空心老干时常起火,断裂的节疤处树脂横溢。有的树歪歪斜斜地横卧在山洞口,有的树从中间拦腰折断仰倒在半山坡。纹理偏斜的极粗的树像冰块一样破碎了,纹理端正的极高的树也像瓦片一般断裂了。树身上下长满疙瘩肿瘤,树身内外满是乌窝虫穴。丛林中有树怪出没闪烁,山野里有鬼魅游荡作祟。

  更何况像我这样机运不佳,生逢国难,出使不归,羁旅异朝的人。身居陋巷,荒草掩门。看到草木的凋谢自然会伤心,看到草木的衰老枯死更要哀叹不已。《淮南子》说:“树叶落了说明一年又要过去了,这是使老年人最感伤心的事。”这些话所说的意思正和我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啊。于是我作歌唱道:“建章宫的栋梁毁于大火,黄河里的木筏烂在水中。如果不像金谷园中的柏树那样人去园空,也会像河阳县里的桃花那样枯萎不存。”桓大司马听了我的歌恐怕还会大发感慨:“当年栽种的柳树,繁茂可爱。现在看到它们枯败凋零,不能不令人凄伤。在短短的时间里树都老得不成样子了,人又怎么能经受得了年龄的催迫!”

注释
1.殷仲文:字仲文,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大臣、诗人。少有才藻,美容貌。为新安太守。东晋元兴元年(402年),桓玄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仲文弃郡投玄,被用为咨议参军。二年(403年),桓玄废晋安帝,立国号楚,仲文以佐命(辅政)亲贵。三年(404年),桓玄败,仲文随玄西走,至巴陵(今湖南岳阳),叛玄,因奉二后(永安皇后何氏、皇后王氏)投义军,而为镇军长史,转尚书。东晋义熙三年(407年),与桓胤、骆球等谋反,被刘裕所杀。《晋书》卷九十九有传。风流:英俊。儒雅:风度温文尔雅。
2.世异时移:桓玄称帝,以殷仲文为咨议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此句指此事。
3.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
4.忽忽:恍惚,失意的样子。殷仲文复归晋朝,自认为素有名望,必当朝政,结果只做到大司马咨议,而且和他平日所看不起的谢混等人比肩同列,所以常感到怏怏不得志。后来又出为东阳太守,就更加怨愤。见《晋书》本传。
5.庭:院子。
6.婆娑(suō):本指舞蹈时婉转倾侧的样子,引申为人的偃息纵弛之貌,这里用来形容槐树枝干分散剥落。《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反复无定),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厅)前有一老槐,甚扶疏(繁茂分披)。殷因月朔,与众在听(厅),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7.生意:生机。
8.至如:发语词。下文“乃有”、“若夫”、“若乃”同此。白鹿:指白鹿塞,在今甘肃敦煌。贞松:松历寒不凋,故喻其品格为坚贞。贞,坚。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
9.青牛文梓: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春秋时秦文公砍伐雍州南山文梓树,断树,有一青牛从中出来,走入泮(pàn)水中。又古人以为树万岁化为青牛。
10.柢(dǐ):树木的本根。盘魄:同“磅(páng)礴(bó)”,盛大。
11.山崖表里:以山崖为表里,形容上句所说根柢的牢固。
12.桂:桂树。销亡:枯死。《汉书·外戚传》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不已,作《悼李夫人赋》说:‘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13.桐:梧桐。半死:凋残。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生半死,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14.三河:汉时称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相当于今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地区。徙植:迁徙移植。
15.九:虚数,泛指多。畹(wǎn):古代三十亩为一畹。九畹,指大面积移植。《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6.建始:洛阳宫殿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为曹操所建。
17.睢(suī)阳之园:指汉梁孝王刘武所建的梁园,方三百里,在今河南商丘。
18.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嶰(jiè)谷:传说在昆仑山北,黄帝曾派伶纶至此地取竹制作乐器。这里指乐曲。见《汉书·律历志》。
19.曲:指似乐曲的树中风声。抱:怀有。《云门》:黄帝时的舞曲。见《周礼·大司乐》。
20.将:带领。集:群鸟停落在树上。这句是说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礼瑞命记》云:“黄帝时,凤蔽日而来,止帝园,食常竹实,栖常梧桐,终不去。”乐府古辞《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21.巢:筑巢。鸳:鸳鸯。这句是说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列异传》载:“宋康王欲夺韩凭妻,逼死韩凭,妻跳台自杀,分别埋之,两冢各生梓树,根交枝错,合为一体,有鸳鸯雌雄各一栖其上,晨夕不去。”
22.风亭:指风。唳(lì)鹤:鹤叫。这句是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陆机、陆云兄弟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遇害前陆机叹道:“华亭鹤唳(lì),有可复闻乎!”
23.月峡:明月峡,巴郡三峡(明月峡、广德峡、东突峡)之一,在今重庆市东北八十里,峡壁有圆孔,形如满月。这里指月。见《华阳国志》、《益州记》。吟猿:巴东三峡(广溪峡、巫峡、西陵峡)水路艰险,行人至此往往起怀乡之感,有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见《水经注·江水》。这里合二事而用之,是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
24.拳曲:即弯曲。拥肿:同“臃(yōng)肿(zhǒng)”,树木瘿(yǐng)节多而不平。《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
25.盘坳(ào):盘曲扭结的样子。反覆:指缠绕交错。
26.彪:小虎。以上两句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
27.节:树的枝干交接处。这句是说树节竖立多如山山相连。
28.文:花纹。蹙(cù):皱。这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29.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庄子·人间世》载,有个叫石的木匠到齐国去,路上见到一棵被奉为神树的大栎树,连看也不看,因为他知道栎树木质极差,没有大用途。这里反用其意。
30.公输:春秋时鲁国的能工巧匠,姓公输名班,也称鲁班。眩目:眼光惑乱。
31.雕镌:雕刻。就:成。
32.剞(jī)劂(jué):雕刻用的刀子。
33.平鳞铲甲,落角摧牙:平、铲、落、摧,义同,指砍掉,铲平。鳞、甲,指树皮。角、牙,指树干的疙瘩节杈。
34.纷披:散乱的样子。
35.以上八句是形容能工巧匠在木头上雕刻的生动图案。
36.松子:指松树,子可食。一说作“松梓”,松树与梓树。古度:树名,不华而实,子从皮中出,大如石榴。平仲:树名,实白如银。君迁:树名,实如瓠(hù)形。晋左思《吴都赋》:“木则枫柙(xiá)、豫樟,栟(bīng)榈(lǘ)、枸(gǒu)桹(láng),绵杬(yuán)、杶(chūn)栌(lú),文欀(xiāng)、桢(zhēn)橿(jiāng),平仲、桾(jūn)櫏(qiān),松梓、古度。”
37.森梢:指枝叶繁盛茂密。
38.槎(chá)枿(niè):树木砍后重生的枝条。斜砍为槎,砍而复生为枿。这句是说这些新芽也会生长千年。
39.大夫受职:受封大夫之职。《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到泰山封禅时,避雨于松树下,于是封其松为“五大夫”。后以“五大夫”为松树的别名。这里指松。
40.将军坐焉:《后汉书·冯异传》载,东汉将领冯异辅佐刘秀兴汉有功。诸将并坐立功,他常独坐树下,军中称其为“大树将军”。此句指树。
41.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指枯树埋没于青苔,上面寄生菌类,被飞鸟剥啄、蛀虫蠹(dù)穿。
42.撼顿:摇撼倒地。
43.东海:指东部沿海地区。白木之庙:相传为黄帝葬女处的天仙官,在今河南密县。此地有白皮松,称“白木之庙”。白木,指白皮松。
44.西河:西方黄河上游地区。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应劭《风俗通义》载,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张助在干枯的空桑中种李,有患目疾者在树荫下休息,其目自愈,于是在此处设庙祭祀。
45.北陆:泛指北方地区。以杨叶为关:以“杨叶”为关卡之名。
46.南陵:泛指南方地区。梅根作冶:以梅树根作冶炼金属时用的燃料。以上四句统言东西南四方,有庙、社、关、冶,都是以木得名的。
47.小山:即淮南小山,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姓名不详,今存辞赋《招隐士》。丛桂留人: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48.扶风:指《扶风歌》,乐府诗篇名。长松系马:晋刘琨《扶风歌》:“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长松,高松。
49.岂独:难道只有。临:看。细柳:即细柳城,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西汉周亚夫屯军于此,称细柳营。城临细柳,即临细柳城。
50.桃林:即桃林塞,约当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其地有函谷关古道。春秋时晋文公命詹嘉守桃林之塞,即指此地。塞落桃林,即落桃林塞。
51.若乃:至于。阻绝:阻断。
52.飘零:漂泊,流落。
53.拔本垂泪,伤根沥血:拔本、伤根,指拔掉树根,损伤树根。垂泪、泣血,指大树因受到损伤而痛哭流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世说》及《曹瞒传》:曹操命花匠移植梨树,“掘之,根伤尽出血。”
54.火入空心:即空心入火,把干空心的树放入火中。入,放入。空心,树枯朽心空。
55.膏流断节:指树脂从断节处流出来。膏,树脂。
56.横:横放。敧(qī):倾斜。
57.顿:倒下。
58.文:同“

参考资料:

1、李寅生著.《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上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03:第206-210页
2、许逸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庚信诗文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15-25页
3、刘磊编著.《名赋赏析》:金盾出版社,2012.05:第161-165页

创作背景

  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周、陈南北通好,但是别人都陆续遣归了,只有王褒、庾信羁留不遣。在此期间,庾信时常感怀自己的身世,于是就写作了一篇荡气回肠名流千古的骈赋《枯树赋》。

参考资料:

1、刘磊编著.《名赋赏析》:金盾出版社,2012.05:第161-165页
2、毋永利编著.《古诗观止》: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09:第45页

赏析

  《枯树赋》是一篇骈赋,通篇骈四俪六,抽黄对白,词藻络绎奔会,语言清新流丽,声律婉谐,虽多次换韵,读之仍然音韵铿锵,琅琅上口。全赋以人喻树,以树喻人,借树木由荣到枯,喻自己由少壮到风烛残年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苍凉深婉,老练浑成。从而使得“枯树”这一形象成为庾信人北之后内心最为生动的表述。

  《枯树赋》开头一段,借殷仲文之事以发端,兼切赋题,并有两重用意。首先,殷仲文的身世经历与庾信有相似之处,所以虽是历史人物,却是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其次,殷仲文对枯树的慨叹,沉痛而隽永,是早已载入《世说新语》的佳话。以此发端,既显得自然平易,又为全篇奠定了悲凉的抒情基调。第一段在全赋起了序文的作用。

  从“至如白鹿贞松”至“散乱烟霞”为第二段。此段写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其中有《十三州志》所记的白鹿塞的古松,有《搜神记》所写的“青牛大梓树”等。尽管它们盘根广大,结体山崖,到头来有的消亡了,有的半死不活。本段紧要之处在于“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这一疑问。这里既有同类的反衬,更有今昔的对比,而关键在于后者。通过北方贞松、文梓的郁勃生机,自然引发出对桂树、梧桐的萧瑟枯萎的惋惜和疑问。当桂树、梧桐从原产地移植到帝王之乡,皇宫苑囿时,可谓备极尊宠:“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但它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它离开了故土。它们发出的声音如上古乐曲,引来凤凰鸳鸯等象征吉祥的禽鸟。尽管备极荣华,在它们的意识中,始终不能忘却故乡,风朝月夕,不免悲吟。心灵的折磨,使嘉树失去了生机。这几句隐寓作者本是梁朝之臣,而今流落北朝,飘零异地,不觉年老,像枯树一样,已失去生意。下文转笔写各种不材之木,其中有弯曲臃肿的,也有节疤横生的,加工这种树木,使能工巧匠也望而生畏;但经过一番雕刻砍削之后,居然能雕出诸如“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之类的美丽图案。无材之木偏偏有用,与此相反,便出现了“材大难为用”的反常现象。

  “若夫松子古度”以下至“塞落桃林之下”为第三段。此段写了名目繁多的树木,如松子、古度,平仲、君迁,还有在人事上,秦始皇曾封松树为五大夫,后汉冯异有“大树将军”之号;传说中,有白木之庙,枯桑之社;地理图标出了杨叶、梅根的字样;文学领域更有淮南小山丛桂留人的深情、两晋之交刘琨长松系马的豪迈,以及由于战争而著称的细柳营、桃林塞。但它们的最终结局,终不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枯萎于霜露与风烟之中。惟有以树命名的庙、社、关、冶、塞、营,却能名存后世。这里隐寓着人的年寿有时而尽,荣华止乎其身,惟有名存青史,才可永垂不朽。在洞悉了嘉树与恶木都必然朽落的命运之后,庾信将眼光投向更辽远广阔之处,去书写树木的历史与空间。树木荫蔽着人类,所以人类的历史也留下了树的印痕。

  “若乃山河阻绝”至“山精妖孽”为第四段。此段较明显地引入己身的遭遇。世间万般悲苦,莫过于生离和死别;死别则死者长已矣,生离却是漫延剥蚀,一生无法痊愈的伤口。所以“山河阻绝”一段,血泪纵横,火殛膏流,残毁碎裂,妖孽舞蹈,是庾信笔下最惊心动魄的景象。意象诡怪可怖,写法富于象征性,而一韵到底的文字,也分外予人以激烈却又无比压抑的感受。

  最后一段,由象征回到自身,代言变为自言,是更明显的自身遭际的感叹。这里有羁旅不归的悲哀,有屈节仕北的惭耻。激烈之后渐归于平静,但平静并非淡泊,而是对命运的承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忍受。“风云不感”以下六句,对个人经历做了简短的概括后,以“既伤摇落,弥嗟变衰”八字总结了自己的心境,可以看作是全赋的提要。《淮南子》上所说的“木叶落,长年悲”,引起作者的共鸣,引文意有未尽,作者又自作歌四句:“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这四句歌虽句句用典,却句句暗落己身,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剩下的只有飘泊羁旅的孤独与凄凉和无穷无尽的哀伤而已。最后在桓温的几句哀叹中结束了全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既与赋首的“此树婆娑,生意尽矣”相呼应,又是全篇以树形人的致意之点,读之令人辄唤“奈何”。

  全篇的“文眼”,即陆机所说的“一篇之警策”,是“生意尽矣”四字。人至暮年,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而早年国破身辱,生活流离的经历,更会加剧心灵的折磨,无材补天而只能沦为玩物的恶木,正是庾信的自我写照。所以赋中流露出悲伤到绝望的的情调,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说这种情调是不理智甚至偏执的,但若设身处地,就能理解,并进而同情、欣赏这种无理而有情的文字境界。传说,天鹅临终时发出的鸣声最美也最凄厉,《枯树赋》就是庾信的天鹅之歌。

  《枯树赋》名为咏树,实为咏怀,赋中的许多艺术描写,与他后半生的经历密不可分。赋末由树及人,将写树与喻己有机地结合起来。该赋将简单的叹喟变成丰富具体的形象,并用了很多艺术手段来写树,写各种各样的树,其中有环境的烘托,也有气氛的渲染,写树的遭遇,也写它们拔本伤根的悲哀,语言形象鲜明。作者使用了很多典故,他的典故汇彼多方,屡变屡新,有些用典使人不觉,多数典故,运用得灵活自如,似出己口。

  从《枯树赋》可以看出,这时的庾信,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平,感到惋惜。

  庾信由南入北,在与北朝文化的冲突抵牾中,在江南风气渐去渐远的羁旅之恨中,心中出现了强烈的文化失根之感,而江陵焚书更是一次空前的文化浩劫,在庾信心中留下巨大创痛。“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暮年发出的这一声哀号,也正是其“拔根”、“伤根”之痛的自然反应。

参考资料:

1、郭书村著.《诗赋宗师:庾信》: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01:第249-251页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古文鉴赏辞典珍藏本(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第965-967页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您喜欢
赏析

洛阳

杜牧杜牧 〔唐代〕

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
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
赏析

送刘秀才归江陵

杜牧杜牧 〔唐代〕

綵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赏析

凭阑人·闺怨

王元鼎王元鼎 〔元代〕

垂柳依依惹幕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赏析

【双调】寿阳曲 四时

吴西逸吴西逸 〔元代〕

  传心素,托简书,问春归欲归何处?送春词不题风共雨,止埋怨落花飞絮。
贪新酿,趁晚凉,笑相呼凭肩歌唱。最多情女郎心外想,打鸳鸯采莲湖上。萦心
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年华尽,
腊味醇,睡不温晓寒成阵。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咏所见
  人如玉,鬓似云,动春心半含娇俊。近装奁懒将花貌匀,旋窝儿粉香成晕。 酒散
  旗亭散,歌韵歇,暖风轻柳摇台榭。杏花墙夕阳春去也,马蹄香宝鞍敲月。 效香奁体
  惚蝉鬓,怯镜鸾,雁声寒不禁肠断。碧纱窗夜长鸳梦短,怕黄昏一灯相伴。

赏析

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郑光祖郑光祖 〔元代〕

楔子

(老旦扮卜儿上,诗云)急急光明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身姓李,夫主姓王,曾为太常博士之职,不幸病卒于官。先夫在日,止生一个孩儿,名唤王粲,学成满腹文章,只是胸襟骄傲,不肯曲脊于人,有他波父蔡邕丞相,数次将书来取,此子不敢前去。今日好日辰,我唤他出来,上京求的一官半职,光耀门闾,有何不可,王粲那里?(正末扮王仲宣上,云)小生姓王名粲,字仲宣,高平玉井人也。先父曾为太常博士,病卒于官,止存老母在堂,小生正在攻书,忽听母亲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呀,母亲拜揖。母亲唤你孩儿那壁厢使用?(卜儿云)孩儿,有你叔父蔡邕丞相,数次将书取你,今日好日辰,你上京去,求的一官半职,光耀门闾,有何不可?(正末云)母亲,你孩儿去不的(卜儿云)你因甚去不的?(正末云)孔子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为人子者,"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乃是个孝道,孩儿为此去不的。(卜儿云)孩儿放心前去,家中事务,我自支持。(正末云)既是母亲遵命,孩儿怎敢有违,今日便索长行也。(卜儿云)孩儿,你去则去,只虑一件。(正末云)母亲虑的是那一件?(卜儿云)虑的是豚犬东行百步忧。(正末唱)

【中吕】【赏花时】母亲道豚犬东行百步忧,(卜儿云)孩儿,你趁着这鹏鹗西风万里秋。(正末唱)趁着这鹏鹗西风万里秋。非拙计岂狂游,凭着我高才和这大手。(卜儿云)孩儿疾去早来。(正末云)母亲,恁孩儿常存今日志,必有称心时。(唱)稳情取谈笑觅封侯。(下)

(卜儿云)孩儿去了也,我俺上这门儿,正是眼望旌旗,耳听好消息。(下)


第一折

(丑扮店小二上,诗云)酒店门前三尺布,人来人往图主顾。好酒做了一百缸,全有九十九缸似滴醋,自家店小二是也。有那南来北往,经商客旅,做买做卖的人,都在我这店中安下。一个月前有个王粲,有我店肆中居住,房宿饭钱,都少了我的。我便罢了,大主人家埋怨我。我如今叫他出来,算算账,讨还我这房宿饭钱。王先生出来!(正末云)小生王粲,自离了母亲,来到京师,有叔父蔡邕丞相,个月期程,不蒙放参。小生在这店肆中安下,少了他许多房宿饭钱,小二哥呼唤,多分为此。小二哥,做甚么大呼小叫的?(小二云)王先生,你少下我许多房宿饭钱不还我,我便罢了,大主人家埋怨我。你几时还我这钱?(正末云)兀那店小二,我见了蔡邕叔父呵,稀罕还你这几贯钱?(小二云)你今日也说你叔父,明日也说你叔父呵,你这钱几时还我?(正末云)你休小觑我。(唱)

【仙吕】【黠绛唇】早是我家业凋残,少年可惯,我被人轻慢,似翻复波澜,贫贱非吾患。(小二云)王先生,你即是读书人,何不寻几个相识朋辈?(正末唱)

【混江龙】我与人秋毫无犯。(小二云)则为你气高志大,见是如此。(正末云)则为气昂昂误得我这鬓斑斑。久居在箪瓢陋巷,风雪柴关。穷不穷甑有蛛丝尘网乱。(小二云)看了你这嘴脸,火也没一些拢的。(正末唱)窘不窘炉无烟火酒瓶干。划的在天涯流落,海角飘零,中年已过,百事无成,捱不出伤官破祖穷愁限。多只在闾阎之下,眉睫之间。(小二云)王先生,我看你身上有些儿单寒么?(正末唱)

【油葫芦】小二哥人休笑书生胆气寒,赤紧的看承的我如等闲。则俺这敝裘裳怯晓霜残,端的可便有人把我做儿曹看。堪恨那无端一郡苍生眼。(小二云)看你这模样,也没些志气胆量。(正末唱)我量宽如东大海,志高如西华山。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辨,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天下乐】因此上时复挑灯把代理人剑弹,有那等酸也波寒,可着我怎挂眼,只待要论黄数黑在笔砚间。(小二云)你既是读书之人,何不训几个蒙童,讨些钱钞还我,可不好?(正末唱)你着我教蒙童数子顽。(带云)据王粲的心呵,(唱)我则待辅皇朝万姓安。哎!你可便枉将人做一例看。

(小二云)巧言不如直道,买马须索杂料。闲话休说,好歹要房宿饭钱还我。(正末云)小生没甚么还你,小二哥,我将这口剑当与你,待我见了叔父,便来取讨。(小二云)也罢,我收了这剑,有钱时便赎你。(诗云)饶君总使浑身口,手里无钱说也空。(下)(外扮蔡邕引祗从上,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老夫姓蔡名邕,字伯喈,陈留郡人氏。自中甲第以来,累蒙擢用,谢圣人可怜,官拜左丞相之职。有一故人,乃是太常博士王默,曾指腹为亲。若生二女,同攀绣床;若生二子,唤名王粲。因为居官,彼此夭涯,不得相聚。牛来连王默也亡过了,一向耽阁,这亲事不曾成得,闻知王粲学成满腹文章,只是矜骄傲慢,不肯曲脊于人。老夫数次将书调取来京,个月期程,不容放参,可是为何?则是涵养他那锐气。今日早朝下来,已与曹子建学士说向上之事,这早晚敢待来也。左右门首觑者,学士来时,报复我知道。(冲末扮曹子建引祗从上)(诗云)满复文章七步才,绮罗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来生福,者是诗书换得来。小官姓曹名植,字子建,祖居谯郡沛县人也,谢圣人可怜,官拜翰林院学士之职。今日早期,蔡邕老丞相说令婿王粲,虽有出众文才,只是胸襟太傲,须要涵养他那锐气,好就功名。如今老丞相暗将白金两锭,春衣一套,骏马一匹,荐书一封,投托荆王刘表,封皮上写着某家的名字,赍发他起身,等待后来荣显之时,着小官做个大大的证见,说话中间,可早来到丞相府了。左右报复去,道有子建学士,在于门擤。(报见科)(蔡相云)学士来了也。学士,今早朝中所言王粲之事,可是这等做的么?(曹学士云)老丞相高见,正该如此。但小官虚做人情,不无惶愧。(正末上,云)这是丞相府门首,左右报复去,道有高平王粲,特来拜见。(做报科,云)有高平王粲,特来拜见。(蔡相云)你看他乘甚么鞍马。(祗侯云)脂油点灯。(蔡相云)这怎么说?(祗侯云)布拈。(正末云)说话的是我叔父,我是侄儿,那里有叔叔接侄儿不成?我自过去。(见科,云)叔父请坐,多年不见,受您孩儿两拜。(蔡相云)住者,左右,将过那锦心拜褥来。(正末云)叔父要他何用?(蔡相云)拜下去,只怕污了你那锦绣衣服。(正末云)有甚么好衣服!(蔡相云)王粲,母亲安康么?(正末云)母亲托赖无恙。(蔡相云)有你这等峥嵘发达的孩儿,我那贤嫂有甚不安康处!翰林院学士在此,把体面相见。(正末做见曹学士科)(曹学士云)久闻贤士大名,如轰雷贯耳,今得拨云
雾见青天,实乃曹植万幸。(正末云)学士恕小生一面。(蔡相云)说此人矜骄傲慢,果然,学士在此,下不得一拜。学士勿罪。可不道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来一盏茶。我偌大个相府,王粲远远而来,岂无一钟酒管待?令人,将酒过来。(递酒科)(蔡相云)这杯酒当与王粲拂尘,王粲近前接酒。(正末云)将来。(蔡相云)住者,这酒未到你哩!老夫年迈了,也有失礼体,放着翰林学士在此,那里有王粲先接酒之理!学士满饮此杯。(曹学士接酒儹云)贤士先饮此杯。(正末云)学士请。(曹学士云)贤士勿罪。(饮科)(蔡相云)这杯酒可到王粲。王粲接酒!(正末云)将来。(蔡相云)住者,未到你哩!学士一只脚儿两只脚儿来饮个双杯。(曹饮科)(蔡相云)这杯酒可到王粲。王粲接酒!(正末云)将来。(蔡相云)住者,未到你哩!学士饮个三杯和万事。(曹饮科)(正末云)叔父,王粲不曾自来,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今日见了小生,对着学士,将一杯酒似与不与,轻慢小生,是何相待!(蔡相云)王粲,你发酒风哩!(正末云)我吃你甚酒来?(蔡相云)王粲,你在我跟前,你来我去,你听着:(诗云)你看我精神颜色捧瑶觞,你那里有和气春风满画堂。你这等人不明白冻饿在颜回巷,你看为官的列金钗十二行。你尽今生飘飘荡荡,便来世也则急急忙忙。你那里有江湖心量,衠一片齑盐肚肠。令人,抬过了酒,非干我与而不与,其实你饮不的我这玉液琼浆!(正末云)叔父,我王粲异日为官,必不在你之下!(诗云)男儿自有冲天志,不信书生一世贫!(唱)

【那吒令】我怎肯空隐在严子陵钓滩,我怎肯甘老在班定远玉关。(带云)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唱)我则待大走上韩元帅将坛。我虽贫呵乐有余,便贱呵非无惮,可难道脱不的二字饥寒?

【鹊踏枝】赤紧的世途难,主人悭,那里也握发周公,下榻陈蕃。这世里冻饿死困居的范丹,哎,天呵,兀的不忧悉杀高卧袁安。(云)叔父,不止小生受窘,先辈古人也多有受窘的。(蔡相云)王粲,与你比喻:你那积雪成阜,怎熬俺有力之松;磨墨成池,怎染俺无瑕之玉。明珠遭杂,岂列雕盘,素丝蒙垢,难成美锦。小见人万种机谋,总落的俺高人一笑。先辈那几个古人受窘,你试说一遍听咱。(正末唱)

【寄生草】伊尹曾理没在耕锄内,傅说也劬劳在版筑间,有宁戚空嗟白石烂,有太公垂钓磻溪岸,有灵辄谁济桑间饭。哀哉堪恨您小人儒,呜呼不识俺男儿汉。

(蔡相云)王粲,你来做甚?(正末唱)

【六幺序】我投奔你为东道。(蔡相云)我可也做不的东道。(正末唱)倚仗你似泰山。(蔡相云)我可也做不的那泰山。(正末唱)的似惊弓鸟叶冷枝寒。好教我镜里羞看,剑匣空弹!前程事非易非难,想蛰龙奋起非为晚。赤紧的待春雷震动天关,有一日梦飞熊得志扶炎汉。才结果桑枢瓮牖,平步上玉砌雕栏。(蔡相云)(正末唱)

【幺篇】要见天颜,列在鵷班,书吓南蛮,威镇诸藩,整顿江山,外镇边关,内剪奸顽。有一日金带罗襴,乌靴象简,那其间难道不着眼相看。如今个旅邸身闲,尘土衣单,耽着饥寒,偏没循环。只落得不平气都付与临风叹,恨塞满天地之间。想漫漫长夜时旦,几能勾斩蛟北海,射虎南山!

(云)这等人只好不辞而回罢。(出科,祗侯报云)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去了。(蔡相云)学士,王粲不辞而归,都在学士身上。(曹学士出要住科,云)贤士,适间勿罪。(正末云)学士,这不是小生自来投托,是丞相数次将书调发小生来到京师。旅馆安身,个月期程,不蒙放参。今日对着学士,将一杯酒似与不与,轻慢小生,是何礼也!(曹学士云)贤士,此一去何往?(正末云)自古道:"士屈于不知己,而伸于知己。"今世无知者,小生在此何益?不如回家去罢。(唱)

【金盏儿】虽然道屈不知己不悉烦,不知伸于知己恰是甚时间。只落得一天怨气心中儹,空教我趋前退后两三番。又不是绝粮陈蔡地,又不是饿死首阳山,只不如挂冠去好,也免得叉手告人难。(曹学士云)贤士差矣,却不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又道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凭着贤士腹在才,神有剑,口能吟,眼识字,取富贵如反掌相似,何不进取功名,可怎生便回家去也?(正末云)争奈小生家寒,无有盘费。(曹学士云)却不道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小官有白金两锭,青衣一套,骏马一匹,荐书一封,送贤士去投托荆王刘表。刘表见了小官的书呈,必然重用。贤士若得官呵,则休忘了曹植者。(正末云)多谢学士。小生骤面相会,倒赍发我金帛鞍马荐书。异日是峥嵘,此恩必当重报。(唱)

【赚煞】我持翰墨谒荆王,展羽翼腾霄汉。梦先到襄阳岘山,楚天阔争如蜀道难。我得了这白金骏马雕鞍,则愿的在途间人马平安,稳情取峥嵘见您的眼。(曹学士云)贤士,常言道人恶礼不恶,还辞一老丞相。(正末云)看学士分上,我辞他一辞,叔父,承管待了也。(蔡相云)王粲,你去了罢,又回来做甚么?(正末云)我吃你甚么来?(唱)我略别你个放鱼的子产。(蔡相云)放鱼的子产嗓磕老夫不识贤哩!(正末唱)你休笑我屠龙的王粲。(云)虽是今日之贫,安知无他日之贵。有一日官高极品,位列三公,食前方丈,禄享千钟,武夫前拥,锦衣后随,学士恕罪了。(曹学士云)贤士,稳登前路。(正末唱)你看我锦衣含笑入长安。(下)

(蔡相云)王粲去了也。学士,此人莫不有些怪老夫么?(曹学士云)时下便有些怪,到后来谢也谢不及哩!(蔡相诗云)从来贤智莫先人,小子如何妄自尊。(曹学士诗云)今日虽然遭折挫,异时当得报深恩。(并下)


第二折

(外扮荆王引卒子上,诗云)高祖龙飞四百年,如今兵甲渐纷然。区借得荆襄地,撑住西南半壁天。某姓刘名表,字景升,本刘之宗亲,汉之苗裔。因见天下多事,兵戈竟起,某策马驰入仪城,取了南郡,皆蒯良之力也。如今南据江陵,北控樊邓,西占长沙,东距桂阳,地方千里,带甲军卒四十余万。爱民养济怜恤军士,少壮者勤于农桑,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于是一境之内,军民稍安。某有二子,长曰刘琦,次曰刘琮。有两员上将,操练水兵三万,乃是蒯越、蔡瑁,巡绰边境去了。善文者蒯良、杜奎,善武者蒯越、蔡瑁,为其羽翼,复何忧哉!小校辕门觑者,二将来时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正末上,云)小生王粲,被蔡邕耻辱了一场,多亏子建学士赍发我白金草鞍马,小生好命薄也,不想中途得了一场病症,金银鞍马衣服都盘费尽了,这几日方才稍可,将着这封书,见荆王走一遭去。王粲也,人人都有那功名二字,惟有我的功名好难遇也呵!(唱)

【正宫】【端正好】则有分鞭羸马,催行色,拂西风满面尘埃,想昨朝风送烟波侧,今日个落日在青山外。

【滚绣球】我比那买官的省些玉帛,求仕的费些草鞋。赤紧的好难寻紫袍金带。(云)今日见荆王呵,(唱)便是我苦尽甘来。他听得我扣宅,他将那书折开,多应是把我来降阶接待。岂不闻有朋自远方来?(带云)那荆王或问我兵法呵,(唱)你看坐间略展安邦策,便索高筑黄金拜将台,不索疑猜。(云)说话中间,可早来到门首也。左右报复去,道有高平王粲,持曹子建学士书呈,特来拜见。(卒子云)将书来,我与你报去。喏!报的大王得知,今有高平王粲,持曹子建学士书呈,特来拜见。(荆王云)将书来我看:"翰林学士曹植拜书。"我折开这书看:"蔡邕拜上麾下。"元来封皮上是曹子建之名,书内是蔡邕丞相举荐,书中意我尽知了也。久闻此人,是一代文章之士。道中门相请!(请见科)(荆子王)久闻贤士大名,今至俺荆襄之地,如甘霖润其旱苗,似清风解其酷暑,何幸何幸!(正末云)小生闻知大王豁达大度,纳谏如流,因此不远千里,持子建学士书,特来拜见。(荆子王)动问贤士,何不在帝都阙下,求取功名,如何远涉江湖,徒步至此?俺这荆襄土薄民稀,兵微将寡,只怕展不得仲宣之志,如之奈何?(正末云)大王,(唱)

【倘秀才】如今那有钱人没名的平登省台,那无钱人有名的终淹草莱。(荆子王)据贤士如何?(正末唱)如今他可也不论文章只论财。(荆子王)贤士可曾投托人么?(正末唱)赤紧的难录东道主。(荆子王)向在何处?(正末唱)久困在书斋。非王粲巧言令色。

(荆王云)贤士,自古道:(诗云)寒窗书剑十年苦,指望缘官折桂枝。韩侯不是萧何荐,岂有登坛拜将时!曾有人言,谓贤士胸次骄傲,以至如此。(正末唱)

【滚绣球】非是我王仲宣胸次高,赤紧的晏平仲他那度量窄。(云)小生远远而来,他道:"老兄几时到?"我回言:"恰才到此。"你道:"休往别处去,来俺家里住。"(唱)我和他初相见厮亲厮爱。(云)他问道:"老兄此一来,有何贵干?"我回言道:"特来投托求些盘缦。"他听得道罢,(唱)早唬得他不抬头口倦难开(云)那人推托不过,则索应付。(唱)至少呵等到有十朝半月,多呵赍发银一两钱二百,那一场赍发的心大惊小怪。(云)大王,久以后不得第便罢,若得第时,一时间顾盼不到,他便道:"黑头虫儿不中救,俺也曾赍发你来。"(唱)怎禁他对人前朗朗的花白,如今那友人门下难投托,因此上安乐窝中且避乖,倒大来悠哉。

(荆王云)贤士既有大才,当不次任用。到来日会众将,聚三军,拜贤士统领荆襄九郡兵马大元帅。(诗云)可惜淮阴侯,曾来撇金钓钩。不消三举荐,反映日便封侯。小校,铸下元帅印者。(正末云)小生半生流落,一介寒儒,安敢遽然望此!(唱)

【呆骨朵】若论掌襄帅府威风大,我是白衣人怎敢望日转千阶。我又不曾驱六甲风雷,又不曾辨三光气色,又不曾写就《论天表》又不曾草下甚么《平蛮策》(荆王云)贤士乃簪缨世胄,堪为元戎帅首也。(正末唱)我虽是个簪缨门下人,怎做的斗牛星畔客。(荆子王)贤士知天文,晓地理,观气色,辨风云,何所不通,何所不晓!有大才受大任,固其宣也。(正末唱)

【倘秀才】止不过曲志在蓬窗下守着霜毫的这砚台,我又不曾进履在圯桥下收的甚兵书战策。如今那有志的屠龙去南海,古今无贤士,前后少英才,非王粲疏狂性格。

(荆王云)贤士请坐,某有二将乃藐越、蔡瑁,能调水兵三万,巡绰边境去了。小校辕门外觑者,二将来时,报复我知道。(卒子应科)(二净扮蒯越、蔡瑁上,云)自家蒯越的便是,这位是蔡瑁。我和他巡绰边境回还。小校通报去,蒯越、蔡瑁下马。(卒子报科,云)喏!报大王得知,蒯越、蔡瑁见在门首。(荆王云)说出去,宾客在此,把体面相见。(卒子云)二位,大王说宾客在此,教你把体面相见。(蒯越云)我知道。(见科云)大王,边境无事。(荆王云)蒯越、蔡瑁,你见此人高平玉井人氏,姓王名粲,字仲宣,天下文章之士。我欲用此人,你可把体面相见。(蒯蔡云)知道,那壁莫非仲宣否?(卒子云)怎么是"仲宣否"?(蒯越云)你不知道,"不"字底下着个"口"是个"否"字,他见了我老蒯,教他不开口。(蒯蔡见末云)久闻贤士大名,如雷贯腿。(卒子云)怎么是"如雷贯腿?"(蒯越云)我盘盘他的跟脚,把文溜把一溜。贤士,你知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打折腿。"我这里有一拜,不劳还礼。(拜科)(卒子云)不曾还礼,你再拜起。(蒯越云)你可晓得那鹤非染而自白,鸦非染而自黑,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我二人有一拜。(拜科)(蒯越云)王粲好是无礼,拜着他全然不应!气出我四句来了:(诗云)王粲生的硬,拜着全不睬。这世做了人,那世变螃蟹。(蒯越云)大王,王粲好是无礼。俺二人拜他,全然不动。倘有人见,可不先失了你的门风?大王问他孙武子兵书十三篇,他习那一家。(荆王云)靠后!人说此人矜骄傲慢,果然话不虚传。某两员上将拜着他,昂然不理。贤士,我问你,孙武子兵书十三篇,不知贤士习那一家?(正末云)《六韬》《三略》淹贯胸中,唯吾所用,何但孙武子十三篇而已哉!(荆王云)论韬略如何?(正末云)论韬略呵,(唱)

【滚绣球】我不让姜子牙兴周的显战功。(荆王云)你谋策如何?(正末云)论谋策呵,(唱)我不让张子房佐汉的有计画。(荆王云)你扎寨如何?(正末云)论扎寨呵,(唱)我不让周亚夫屯细柳安营扎寨。(荆王云)你点将如何?(正末云)论点将呵,(唱)我不让马服君仗霜锋点将登台。(荆王云)你胆气如何?(正末云)论胆气呵,(唱)我不让蔺相如渑池会那气概。(荆王云)你才干如何?(正末云)论才干呵,(唱)我不让管夷吾霸诸侯那手策。(荆王云)你行兵如何?(正末云)论行兵呵,(唱)我不让霍嫖姚领雄兵横行边塞。(荆王云)你操练如何?(正末云)论操练呵,(唱)我不让孙武子用兵法演习裙钗。(荆王云)你智量如何?(正末云)论智量呵,(唱)我不让齐孙膑捉宠涓则去马陵道上施埋伏。(荆王云)你决战如何?(正末云)论决战呵,(唱)我不让韩元帅困霸王在九里山前大会垓,胸卷江淮。(做睡科)(荆王云)好兵法!将酒来,庆兵法!贤士满饮此杯。呀!才和俺攀话,又早睡着了也。便好道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俺末曾重用,先失左右之门风,正是那才有余而德不足。等此人睡觉来问我,只说我更衣去了。(诗云)德胜才高不可当,才过德小必疏狂。纵然胸次罗星斗,岂是人间真栋梁。(下)(蒯越云)点汤!(正末醒科,云)大王安在?(蒯越云)点汤!(正末云)点汤,呼遣客。某只索回去。(蒯越云)点汤!(正末云)我出的这府门。(蒯越云)点汤!(正末云)我来到这和长街上。(蒯越云)点汤!(正末云)我来到这酒肆中。(蒯越云)点汤!(正末云)我来到这里,你不叫点汤!(蒯越诗云)非我闭贤门,因他傲慢人。(蔡瑁诗云)点汤呼遣客,依旧受孤贫。(并下)(正末叹科)罢罢罢!(唱)

【煞尾】他年不作文章伯,异日须为将相材。待与不待总无碍,时与不时且宁耐。说地谈天口若开,伏虎降龙志不改。稳情取兴刘大元帅,试看雄师拥麾盖。恨汝等将咱厮害。(带云)我若得志呵,(唱)把你掳掠中军账门外,似这等跋扈襄阳吃剑才。(带云)将二贼擒至马前斩首报来!(唱)那其间才识俺长安少年客。(下)


第三折

(副末扮许达引从人上,诗云)状气如虹贯碧空,尘埃何苦困英雄。假饶不得风雷信,千古无人识卧龙。小生姓许名达,字安道,乃荆州饶阳人也。先父许士谦,曾为国子临助教,年仅六十,病卒于官,止存老每在堂,训诲小生,颇通诗礼。不想老母亡化,小生学业因此荒废,有负先人遗教,至今愧之。小生赖祖宗荫下,就此城市中女神中一座楼,名曰溪山风月楼,左有鹿门山,右有金沙泉,前对清风霁岭,后靠明月云峰,端的是玩之不足,观之有余。但凡四方官宦,到此无可玩赏,便登此楼饮酒,中间常与小生论文,有等文学秀士,未经发迹,小生置酒相待,临行又赠路费而归。人见小生有此度量,皆呼小生为东道主。近日有一人,乃高平人氏,姓王名粲,字仲宣。此人是一代文章之士,持子建学士书呈,投托荆王刘表,刘表不能任用。后刘表辞世,此人淹留有此。小生深念同道,常与他会饮此楼。只一件,此人不醉犹可,醉呵,便思其老母,想其乡闾,不觉泪下。今日时遇重阳登高节令,下次小的每安排酒果,请仲宣到此,共展登高之兴,聊纾望远之怀,只等来时,报复我知道。(正末上,云)小生王粲,将子建学士书呈,投托荆王刘表,刘表听信蒯越、蔡瑁谗言,不能任用,流落于此。小生只得将万言长策,寄与曹子建学士,央他奏上圣人,至今不见回报,多分又是没用的了,使小生羞归故里,懒睹乡闾。此处有一人许安道,幸垂顾盼,时与小生尊酒论文,稍不寂寞。今日重阳佳节,治酒于溪山风月楼,请我登高,须索走一遭去。(叹介)时遇秋天,好是伤感人也!〔鹧鸪天〕(词云)一度愁来一倚楼,倚楼又是一番愁。西风塞雁添愁怨,衰草凄凄更暮秋。情默默,思悠悠,心头才了又眉头。倚楼望断平安信,不觉腮边泪自流。(唱)

【中吕】【粉蝶儿】尘满征衣,叹飘零一身客寄。往常我食无鱼弹剑伤悲,一会家怨荆王,信谗佞,把那贤门来紧闭。(带云)从那荆王辞世呵,(唱)不争你死丧之威,越闪得我不存不济。

【醉春风】我本是未入庙堂臣,倒做了不着坟墓鬼。想先贤多少困穷途,王粲也我道来命薄的不似你,你!我比那先进何及,想昔人安在,(带云)小生三十岁也,(唱)我可甚么后生可畏。(云)说话中间,可早来到也。楼下的报复去,王粲来了也。(从人报科)报的东人得知,王仲宣来了也。(许达云)道有请。(见科,云)仲宣请。(做上楼科)(诗云)欲穷千里目,(正末云)更上一层楼。(许达云)家童将酒过来,仲宣,蔬食薄味,不堪供奉,请满饮此杯。(正末云)敢问安道,此楼何人盖造?(许达云)仲宣不问,许达也不道,此楼是先父许士谦盖造。(正末云)因何造此?(许达云)因四方官宦,到此无可玩赏,故建此楼。(诗云)一座高楼映市廛,玉栏十二锁秋烟。卷帘斜眺天边月,举眼遥观日底仙。九酝酒光斟琥珀,三山鸾凤舞翩跹。停杯畅饮才歌罢,倒卧身躯北斗边。(正末诗云)安道,你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唱)

【迎仙客】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干栏干在天外倚。(许达云)这里望中原,可也不远。(正末唱)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带云)看了这秋江呵,(唱)越搅的我这一片乡心碎。

(许达云)仲宣为何不饮?(正末云)小生一登此楼,就想老母在堂,久阙奉养,何以为人!(许达云)仲宣不登楼便罢,但登楼便思其老母,想其乡闾。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为三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我想大舜古之圣人,父顽母嚣弟傲,尝设计害舜,舜尽孝以合天心,终不能害舜,终能使一家底豫。(诗云)历山号泣自躬耕,青史长传大孝名。今日登高频帐望,岂能无念倚闾情。(正末诗云)旅客逢秋苦忆归,可堪鸿雁正南飞。倚门老母应头白,何日重来戏彩衣。(唱)

【红绣鞋】泪眼盼秋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鹜齐飞,则我这襄阳倦客苦思归。我这里凭阑望,母亲那里倚门悲。(许达云)仲宣,既如此感怀,何不早归故里?(正末云)吾兄怕不说的是哩!(唱)争奈我身贫归未得。

(许达云)仲宣满饮此杯。你看此楼,下临紫陌,上接丹霄,宴海内之高宾,会寰中之佳客。青山绿水,浑如四壁开图,红叶黄花,绝似满川铺锦。寒雁影摇摇曳曳,数行习过洞庭天。寒蛩声唧唧啾啾,几处叫残江铺月。俺这里鲈鱼正美,新酒初香,橙黄橘绿可开樽,紫蟹黄鸡宜宴赏。对此开怀,何故不饮?(诗云)风送潮声过远洲,雨收山色上危楼。美玉不换重阳景,黄金难买菊花秋。(正末云)忆昔离家二载过,髩鬓边白发奈愁何。无穷兴对无穷景,不觉伤心泪点多。(唱)

【普天乐】楚天秋,山叠翠,对无穷景色,总是伤悲。好教我动旅怀,难成醉。枉了也壮志如虹英雄辈,都做助江天景物凄其。(云)老兄,小生有三桩儿不是。(许达云)可是那三桩儿不是?(正末云)是这气这愁和这泪。(许达云)气若何?(正末唱)气呵做了江风淅淅。(许达云)愁若何?(正末唱)泪呵弹做了江雨霏霏。

(许达云)仲宣,时遇清秋,阶下有等草虫,名寒蛩,又名促织,此等草虫叫动,家家捶帛捣练。小生不才,作《捣练歌》一道,则是污耳。(歌云)忽闻帘外杵声摇,声上声低声转高。罗袖长长长绕腕,轻轻播播播风飘。看看看是谁家女,巧巧巧手弄砧杵。停停听是两娉婷,玉腕双双双擎举。湾湾湾月在收峰,花花花向脸边红。星眼眼长长出泪,多多多滴捣衣中。祬开祬入纺波,叠叠重重重数多。相相相唤邻家女,欲裁未裁裁绮罗。秋天秋月秋夜长,秋日秋风秋渐凉。秋景秋声秋雁度,秋光秋色秋叶黄。中秋秋月旅情伤。月中砧杵响当当。当当响被秋风送,送到征人思故乡。故何在归途远,途远难归应断肠。断肠只在纱窗下,纱窗曾不忆彷徨。休玩休玩中秋月,月到中秋篇皎洁。此夜家家家捣衣,添入离愁愁更切。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促织促织叫复叫,叫出深秋砧杵天。谁能秋夜闻秋砧,切切悲悲悲不禁。况是思归归未得,声声捶碎故乡心。(正末叹云)好高才也!其思远,其调悲,使人闻之,觉潸然泪下。(诗云)寒蛩唧唧细吟秋,夜夜寒声到枕头。独有愁人听不得,愁人听了越添愁。(唱)

【石榴花】现如如今寒蛩唧唧向人啼,哎,知何日是归期?想当初只守着旧柴扉,不图甚的,倒得便宜。(许达云)大丈夫得志食于钟鼎,不得志隐于山林。(正末唱)则今山林钟鼎俱无味。命矣时兮。哎,可知道枉了我顶天立地居人世。(许达云)仲宣,今年贵庚了?(正末唱)老兄也,恰便似睡梦里过了三十。

【斗鹌鹑】又不在麋鹿群中,又不入麒麟画里。自死了吐哺周公,枉饿杀采薇伯夷。自洛下飘零到这里,划的无所归栖。(带云)小生初投奔刘表的意呵,(唱)指望待末尾三稍,越闪的我前程万里。(许达云)仲宣,想昔日孔子投于齐景公,景公不能用,复投鲁哀公,封孔子为鲁司寇。三日而诛少正卯。齐景公故将美女数十人,习成女乐,献与哀公,哀公受了女乐,三日不朝。孔子弃职而归,投于卫灵公,与之言治国之道。卫灵公仰视飞雁,孔子知其不能用,投于陈国。其时陈国被吴国征伐,孔子遂困于陈蔡之间,粮食都绝,从者皆病不能起,圣人尚然如此,何况今日乎!老兄,(诗云)诗酒当前且尽情,功名休问几时成。天公自有安排处,莫为忧愁白发生。(正末诗云)三尺龙泉七心身,可堪低首困风尘。王侯将相元无种,半属天公半属人。(唱)

【上小楼】一片心扶持社稷,两只手经论天地。谁不待执戟门庭,御车郊原,舞剑尊席。(许达云)仲宣,当初肯与蒯、蔡,同列为官,可不好来?(正末唱)我怎肯与鸟兽同群,豺狼作伴,儿曹同辈?兀的不屈沉杀五陵豪气!

(许达云)仲宣,想你辞老母,离陈蔡,谒蔡邕于京师,不能取其荣贵。又持子建学士书呈,投托荆王刘表,内妨蒯、蔡,不肯同列为官。先生主见,小生尽知。但他自干他的事,你自干你的事,便好道黍则黍,麦则麦,泾则泾,渭则渭,虽后稷之圣,不能化穗而成其芒,虽大禹之功,不能澄清而变其浊。芒穗清浊,尚然不变,何况于人乎?既托迹于刘表,何苦不同官于蒯、蔡?(诗云)嗟君志气本超群,争奈朝中多忌人。所以独醒千古恨,至今犹自泣累臣。(正末)(诗云)有志无时命矣夫,老天生我亦何辜。宁随泽畔灵均死,不遂人间乳臭雏。(唱)

【幺篇】据着我慷慨心,非贪这潋滟杯。这酒呵便解我愁肠,放我愁杯,展我愁眉。则为我志愿难酬,身心不定,功名不遂。(云)吾兄将酒过来。(许达云)酒在此。(正末饮科,云)再将酒来。(许达云)仲宣,为何横饮几杯?(正末唱)倒不如葫芦提醉了还醉。

(云)小生为功名不遂其心,不如饮一醉,坠楼而亡。(做跳下,许达惊扯住科,云)呀,早是小生手眼快,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异命?古人有云:存其身而扬其名,上人也;将其身而就其名,中人也;舍其身而灭其名,下人也。吾想此中屈原、卞和二人,虽得其名,卒舍其身。如吾兄为功名不遂,要坠楼身死,是为不知命矣。昔吕望有经纶济世之才,虽在贫窘,意不苟得,年登八旬,垂钓于渭水。后文王梦非熊之兆,出猎西郊至磻溪,见吕望同载而归,以为上宾。至武王时,成功立业,封号太公。今老兄发悲,不为别故,止为家中老母无人侍养,小生到来日会江不父老,收拾青蚨,赍为路费,送老兄还归故里,有何难哉!(诗云)只为你高堂有母鬓斑斑,客舍淹留甚日还。囊里黄金愿相赠,免教和泪倚栏干。(正末诗云)耻向人间乞食馀,登台一望泪沾裾。可怜飘泊缘何事,不寄平安问母书。(唱)

【满庭芳】我如今羞归故里,则为我昂昂而出,因此上怏怏而归。空学成补天才却无度饥寒计,几曾道展眼舒眉。则被你误了人儒冠布衣,熬熬人淡淡饭黄齑。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

(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三径黄花擎雨露,似润开金兽眼。登高望远,从怀故国之非,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老兄,(诗云)暑退金风觉夜长,蝉声不断送秋凉。东篱满目黄花绽,雁过南楼思故乡。(正末)(诗云)采采黄花露未,他乡谁为授寒衣。独怜作客人南滞,不似随阳雁北飞。(唱)

【十二月】几时得似宾鸿北归,倒做了乌鹊南飞。仰羡那投林倦鸟,堪恨那舞瓮醯鸡。籓云的鵾鹏羽翼,那篱下燕鹊争知。

(带云)老兄也!(唱)

【尧民歌】真乃是鹤长凫短不能齐,从来这乌鸦彩凤不同栖。挽盐车骐骥陷淤泥,不逢他伯乐不应嘶。只争个迟也么疾,英雄志不灰,有一日登鳌背。(做睡科)(外扮使命上,诗云)雷霆驱号令,星斗焕文章。圣主贤臣颂,今朝会一堂。吾乃天朝使命是也。今有王仲宣献上万言长策,圣人见喜,宣他为天下兵大元帅,兼管左丞相事。打听得在许安道楼上饮酒,许安道在么?(许达见科,云)那里来的大人?(使命云)小官天朝来的使命,宣王仲宣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快报复去!(许达云)王仲宣,王仲宣!(正末云)做甚么大呼小叫的!(许达云)今有天朝使命,宣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正末云)来了不曾?(许达云)见在楼直下哩!(正末云)慌做甚么,心忙做甚么!既来了,怕他回了不成?(许达云)则吃你这般傲慢?(正末唱)

【煞尾】从今后把万言书作战场,辅皇朝为柱石。扶侍着万万岁当今帝,则愿的稳坐定蟠龙戗金椅。(同使命下)

(许达云)那王仲宣别也不别,竟自去了,有这般傲慢的,可知道荆王不肯用他!(诗云)一片雄心大似天,可知不肯受人怜。今朝身佩黄金印,才识登楼王仲宣。(下)


第四折

(蔡相引祗从人上,云)老夫蔡邕是也。今有王粲献上万言长策,圣人见喜,着他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只在早晚将到。左右,与我请将曹子建着人相请,须索走一遭去。左右报复去,道有曹子建在于门首。(祗从报科,云)报的老爷得知,曹学士来了也。(蔡相云)道有请。(见科)(曹学士云)老丞相贺万金之喜!(蔡相云)喜从何来?(曹学士云)今有令婿王仲宣,献上万言长策,得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小官特来贺喜。(蔡相云)比及学士说呵,老夫已知道了也。如今俺二人牵羊担酒,十里长亭,接新官走一遭去。(下)(正末引卒子上,云)王粲,谁想有今日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一声雷震报春光,(卒按喝科)(正末唱)起蛰龙九重天上。蔡邕也你便似臧仓毁孟轲,王粲也我却做了贡禹笑王阳,则道我甘老在荆襄,今日个峥嵘日岂承望。

(蔡、曹同上)(蔡相云)此间是他辕门外了,学士你先进去。(曹学士云)令人,报复去,道有翰林学士曹子建在于门首。(报科)(正末云)大恩人来了也,道有请。(见科)(曹学士云)元帅峥嵘有日,奋发有时。(正末云)当日不亏学士大恩,岂有今日?学士请上,受小官一拜。(拜科)(曹学士云)元帅请起,论小官有甚么恩在那里。(正末唱)

【沉醉东风】想当日到京师将谁倚仗?多亏你曹学士助我行装。虽然是一封书死了荆王,还得你万言策奏知今上,才得个元戎印掌。这都是你义海恩山不可当,再休题贵人健忘。

(蔡相云)令人,报复去,道有蔡丞相在于门首。(座卒报科)(正末唱)

【乔牌儿】不由我肚儿里气夯,他有甚脸来俺门上。(云)他可不是蔡邕丞相么?(曹学士云)他可是谁?(正末唱)他是举韩侯三荐的萧丞相。往日的情我和他今日讲。

(云)令人,说出去,他是个丞相,我是个元帅府衙门,尔我无干。他进来便进来,不进来我也接待他不成。(卒子云)理会的。老丞相,俺元帅说来:你是个丞相,他是元帅府衙门,尔我无干,你进去便进去,不进去你也接待你不成。(蔡相云)可早一句儿也!也罢,我自己进去。(见科)元帅,几年不见,受老夫一拜。(正末云)住者,左右,将过锦心拜褥来。(蔡相云)要他做甚么?(正末云)则怕拜下去污了你那锦绣衣服!(蔡相云)可早两句儿也!(正末云)却不道锦堂至三杯酒,茅舍人来一盏茶。我是个新帅府,岂不一杯酒管待?令人,将酒来。(卒子云)酒在此。(正末云)这一杯酒,当从丞相饮,老丞相接漂酒。(蔡相云)将来。(正末云)住者,小官有失礼体,放着翰林院大学士在此,当从学士请酒。(曹接酒科)(正末云)这杯酒可到老丞相,丞相接酒。(蔡相云)将来。(正末云)住者,慌做甚么!学士饮个双杯。(曹饮科)(正末云)这杯酒可该老丞相饮,丞相接酒,(蔡相云)将来。(正末云)住者,两只手捞菱般相似,大缸家酿下酒钵盂里,折的你也吃不了。枕着青石板睡,饿破你那脸也。学士饮个三杯和万事。(蔡相云)可早三句了也!王粲,你将一杯酒似与不与,对着翰林学士在此,羞辱老夫,是何道理!(正末云)你发甚么酒风哩!(蔡相公云)我吃你甚么酒来?(正末云)当初曾道来。(蔡相云)我道甚么来?(正末唱)

【水仙子】你道你精神颜色捧瑶觞,和气春风满画堂。你道我不明白冻死在颜回巷,我今日也列金钗十二行。尽今生急急忙忙,你那里有江湖心量,一片齑盐肚肠。(带云)令人抬过了酒肴者。(唱)饮不的我玉液琼浆。

(蔡相云)王粲,你强杀者波,则是个兵马大元帅;我歹杀者波,是当朝左丞相,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你把我这般看待,敢不中么?(正末唱)

【甜水令】你道是位列三台,调和鼎鼐,燮理阴阳,丞相府气昂昂。觑的我元帅衙门,无过是点些士伍,排些刀仗,与文臣本不同行。

【折桂令】你不来呵但凭心上,我也不差着人来,请你登堂。(带云)你今日既来呵,(唱)谁着你鸟故趋笼,鱼偏入网,人自投汤。既受你这许多好情亲向,我岂可没半句恶语相相伤。(蔡相云)可知你与我也沾些亲来。(正末唱)从今后星有参商,人有雌黄。你做的吐哺周公,我也拚不做坦腹王郎(蔡相云)学士,你这里不说,那里说?(曹学士云)老丞相休慌。元帅请暂息雷霆之怒,略罢虎狼之威,听小官明明的说破,着元帅细细里皆知。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冰不搦不寒,胆不尝不苦。当初老丞相曾与令尊老先生金兰契友,二人指腹成亲,若生二女,同攀绣床;若生二子,同舍攻书;若生子女,结为夫妇。不想令尊生下元帅,丞相所生一女。因为官守所绊,彼各天涯,间隔亲事。老丞相闻知元帅学成满腹文章,只是骄矜傲慢,不肯曲脊于人,以此数次将书调取至京,萧条旅馆,个月期程,不蒙放参。可是为何?只是涵养你那锐气。及至相见,将那三杯酒耻辱元帅,一席话激发将军。岂知春衣白金雕鞍书礼,都不是小官的,老丞相暗暗的与我,着我明明的与你,赍发你投托荆王刘表。谁想刘表不能任用,淹留在彼,你将万言长策,寄与小官,小官转与老丞相,老丞相献与圣人,圣人见喜,今得此官。自从元帅去后,老丞相将老夫人搬至京师,一般盖下画堂,又陪房奁断送,将小姐聘与元帅为妻。说兀的做甚!(诗云)则为你襄阳久困数年间,今日拨开云雾见天颜。非干我这举贤曹子建,则拜你那恩人老泰山。(正末拜科,云)则被你瞒杀我也,丈人!(蔡回礼科,云)则被你傲杀我也,女婿!(正末唱)

【雁儿落】又不曾趋跄天子堂,又不曾图画臣像。止不过留心在笔砚间,又不曾恶战在沙场上。

【得胜令】呀!怎做得架海紫金梁,则消得司县绿衣郎。今日个枢府新元帅,还只是长安旧酒狂。腾骧,端的有豪气三千丈;游扬,这的是功名纸半张。(蔡相云)天下喜事,无过子母夫妇团圆。就今日卧翻羊、窨下酒,做个大大庆喜筵席者!(词云)我两姓结婚姻原在生前,难道我今日敢违背初言。因此上屡移书接来到此,本待将加官职指引朝天。只为你生性子十分骄傲,并不肯谦谦的敬老尊贤。我特将三杯酒千般折挫,无非要涵养得气质为先。暗地里具书呈白金骏马,封皮上明写着子建相传。岂知道到荆州依然不遇,遂淹留不得返苒三年。想登楼这一点思乡客泪,多应是长飘洒似雨涟涟。万言策又是我转闻今上,才得授大元帅入掌兵权。早先期高平去迎将老母,预盖下大宅院供具全。专等待你回来选其吉日,与小女结花烛夫妇团圆。此皆由我老夫殷勤留意,非学士能出力为你周旋。到如今才一一从头说破,大家的开笑口庆赏华筵。(正末唱)

【离亭宴煞】你元来为咱气锐加涵养,须不是忌人才大遭魔障。端的个这场,收拾了龙争虎斗心,结果了鹗荐鹏搏力,表明了海阔天高量。安排下玳瑁筵,准备着葡萄酿,做一个团圆的庆赏。早匹配了青春女一生欢,稳情取白头亲百年享。

题目假托名蔡邕荐士

正名醉思乡王粲登楼

赏析 注释 译文

帝台春·芳草碧色

李甲李甲 〔宋代〕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李白 〔唐代〕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赏析

贺新郎(童养合卺)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一点阳春小。傍妆台、梅梢粉嫩,桃花红透。合卺尊前人笑语,银烛两行红补。云正暖、流苏香兽。金屋阿娇元共贮,待玄霜、杵就方成偶。□□□,□□□。
西园扑蝶春风早。看浮花、浪蕊飞尽,娟娟闺秀。柳带草蒲堪绾结,只绾同心未就。算今夜、心都同了。待阙鸳鸯情似海,锦衾温、说到鸡声晓。头白也,镇相守。
赏析

玲珑四犯

陈允平陈允平 〔宋代〕

金屋春深,似灼灼娉婷,真真娇艳。洗净铅华,依旧曲眉丰脸。犹记舞歇凉州,渐缥缈、碧云缭乱。自玉环、宝镜偷换。别后甚时重见。
鸾帏凤席鸳鸯荐。但空余、蕙芳兰蒨。天涯柳色青青恨,不入东风眼。惆账二十四桥,任落絮、飞花乱点。奈翠屏、一枕云雨梦,谁惊散。
© 2023 全齐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