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寄友人

刘秉忠 刘秉忠〔元代〕

悠悠离阔感中年,我辈情钟岂不然。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您喜欢
赏析

岁暮呈思黯相公皇甫郎之及梦得尚书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岁暮皤然一老夫,十分流辈九分无。
莫嫌身病人扶侍,犹胜无身可遣扶。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谏

东方朔东方朔 〔两汉〕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塊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怨思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哀命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赏析 注释 译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司马迁司马迁 〔两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赏析

【中吕】上小楼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九日山中

白云与俱,青山无数。笑脱纱巾,卧品琼箫,醉解金鱼。尽一壶,酒再沽,不知归路,惜黄花翠微深处。

茅山书事

蕉风半箑,藤花一架。剑气穿云,丹光漏月,饭颗蒸霞。枣似瓜,酒满斝,仙翁留话,鹤飞归隐居松下。

湖上

松风满身,莲花古寺。凉月婵娟,翠羽参差,小屋茅茨。酒醒时,争赋诗,西湖清思,访孤山爱梅处士。

春思十五首

屏山倦倚,眉尖蹙翠。怪煞书迟,盼得人回,又怕春归。绣枕推,初睡起,忧心如醉,问西国海棠开未?

春光未归,佳人沉醉。庭院深深,杨柳依依,燕子飞飞。玉漏迟,翠管吹,绿情红意,月儿高海棠初睡。

荒园数亩,寒梅几树。废沼鸣蛙,疏篱吠犬,夜月啼乌。载乘舆,槌画鼓。兰舟何处?泣西风翠芳人去。

东风酒家,西施堪画。打令续麻,攧竹分茶,傍柳随花。不上马,手厮把,传情罗帕,小红楼断桥直下。

寒潭玉龙,仙山幺凤。春到南枝,人在西楼,笛怨东风。曲未终,酒不空,罗浮仙梦,月黄昏暗香浮动。

离愁自解,芳心无奈。燕亸金钗,翠冷罗鞋,风去瑶台。春又来,花自开,苏娘何在?玉骢西涌金门外。

花开后土,鹤鸣仙柱。明月高楼,临都老树,落日平芜。翠袖扶,醉老夫,金盘香露,教吹箫玉人何处?

前程万里,相思两地。燕国天寒,吴江月冷,楚岫云迷。绣幕围,锦帐垂,朱门深闭,燕来也那人归未?

湘皋二妃,瑶池相会。不御铅华,尽解红衣,半露冰肌。白凤飞,翠盖攲,玉簪斜坠,粉云香一奁秋意。

谁家艳姝?大然洛浦。秒水芙渠,春风笑语,道样妆梳。为交甫,解佩珠,花前相遇,紫云深彩鸾仙去。

寒食禁烟,寻芳人倦。醉墨银笺,新词罗扇,小袖金鞭。最可怜,信杳然,苍苔庭院,想桃花去年人面。

阳关画图,高唐词赋。水远色沉,节去蜂愁,月冷鸾孤。尽酒壶,洒泪珠,长亭西路,鹧鸪啼夕阳红树。

云萍浪梗,杨花心性。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一样离情。搊锦筝,合凤笙,无心闲听,为相思玉人成病。

云屏几宵?华青一觉。翠管声乾,青写信杳,玉蕊香销。苏小小,张好好,千金买笑,今何在玉容花貌?

西湖晚凉,凭阑凝望。人过莲船,桥横柳浪,酒卷荷觞云锦张,水镜香,波光摇荡,鹭鸶儿钓鱼矶上。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红绣被

牛峤牛峤 〔唐代〕

红绣被,两两间鸳鸯。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全胜薄情郎。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春愁

陈亮陈亮 〔宋代〕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李白 〔唐代〕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赏析

减字木兰花

李夫人李夫人 〔五代〕

幕天席地。瑞脑香浓笙歌沸。白纻衣轻。鹓鹓发霜髯照座明。
轻簪小珥。却是人间真富贵。好着丹青。画与人间作寿星。
© 2023 全齐百科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