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无诸庙壁
王恭 〔明代〕
野庙大江干,萧萧树色寒。断碑荒草没,画壁古苔乾。
龙去春潮在,
与同志泛舟得江字
浦口齐桡乐,沧波泛玉缸。云归山点点,天碧鸟双双。
蚌月凉生夜,鱼风响渡江。兴来须剧饮,无使寸心降。
送人使重驿
奉诏浮东海,鱼龙护去舟。双星别鳷鹊,几日过琉球。
绝岛夷王拜,重番使节游。归朝应早计,休起见京楼。
九日凤山载酒
九日凤山路,登临喜盍簪。风飘乌帽落,云度菊杯深。
树色残孤笛,鸿声带远砧。醉来同藉草,不觉夕阳沈。
松寺清秋
迢递青莲宇,云边事事幽。松花山路晚,鹤梦寺门秋。
黄叶僧前落,清泉屋上流。所嗟尘累久,那得此淹留。
梅江送林中洲归
拟唐祖咏江南旅情
支离那可道,摇落倍凄然。归梦将秋月,愁心对暮天。
吴山苍霭断,楚树白云连。日夕凉风动,乡原若个边。
拟唐储光羲题陆山人楼
爱尔幽栖处,楼居水木清。松高清鹤梦,竹密助猿吟。
帘捲山光入,窗虚日色明。独惭官府系,临眺不胜情。
客中闻子规
关路草凄凄,枫林杜宇啼。思深湘岸曲,声断郢云西。
故国春归尽,他乡客去迷。凄凉听渐近,疲马亦长嘶。
海上送别林崇高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