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病四首 其二
释函是 〔明代〕
不耐秋山色,扶筇一启扉。畏风因步缓,倚竹觉身微。
衰柳拂茅屋,孤鸿立钓矶。夕阳村犬吠,林外有僧归。
病留凌江寺
避地思投老,征途复苦辛。古城寒戍火,多病老僧身。
寂寂凌江寺,萧萧枫叶津。昨来云水客,云是庐山人。
到归宗怅止言澹归未至
匡山不易到,之子滞江城。更忆临岐话,难为旷别情。
衲衣千缕薄,楖栗万山轻。多是少年事,风尘愧老成。
送山品台设领诸衲上华首
三老潮头暗,百花春后明。莫频回首处,遥慰故山情。
离乱田庄旧,辛勤手足轻。吾门多乐事,不是畏时名。
悼旋庵湛都寺六首 其四
万里秋山好,凋零逼岁除。晴空填翠黛,碧汉挂蟾蜍。
草树无常色,光辉亦暂舒。悠悠尘世里,谁独爱吾庐。
次韵答侯若孩太傅二首 其二
野寺孤村泣断燐,半生魂梦若为真。可怜按剑看投夜,始信寒岩独有春。
沐雨栉风多载恨,锄云耕月一身贫。劳生扰扰同今昔,更莫长歌恸鬼神。
五微
阴景去何促,阳和转尚微。若将虚夜色,无复拟朝晖。
热处终难待,寒中初易违。且寻峰顶侣,云雾共相依。
十一尤
素质轻如羽,悠悠经暮秋。投窗空见影,积石暗闻流。
拟作琼瑶迹,翻怜溟渤沤。连天捲山雾,迢望转成愁。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八十二
不择名山老,江流尽有源。金轮承雨露,华首接云根。
一榻长霄迥,千峰古木繁。终焉复何憾,相视欲无言。
雷峰三月三首 其二
迟迟春日醉松门,生趣翻从世外存。七十老翁初入寺,八年慈衲望孤村。
风低弱柳拖烟色,雨过新潮长石痕。一上峰头占海气,越王台畔黑云屯。